台灣大選後,只要沒有重大變數,以長者、統派及傳統既得利益階層為主要支持者的藍營,基本盤只會愈來愈小,但假如綠營犯下藍營由盛而衰的分裂錯誤,讓對方重新整合,卻還是可能被翻盤。然而,在正常民主社會,同一陣營無論是因應個別議題及取態的不同而分裂,還是純粹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分裂,都是正常的。此刻全面執政的民進黨,應如何面對未來?
派系競爭勢所難免
在這次選舉,民進黨在不少關鍵立委選區都沒有派出候選人,而是支持其他黨派的友好,策略跟年前支持獨立人士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一樣。這些合作對象既有時代力量、台聯一類較民進黨更激進的政黨,也有綠黨一類議題性政黨,還有偏藍的親民黨。
簡單而言,民進黨只要計算到單靠自身力量對國民黨沒有勝算,便情願加持其他有競爭力的候選人,希望那些「Anyone But KMT」的選民可以集中選擇。從結果看來,時代力量的3席及獨立候選人趙正宇都是成功案例。
不過,在其他層級的選舉,這些政黨卻跟民進黨互相競爭,即使在不分區立委的政黨票,也屬零和競爭。民調顯示,時代力量一度有望奪取名單上的全部6席,最後卻在民進黨「集中票源」宣傳下,只剩兩席,埋下雙方未來不和的種子。再者,柯文哲在民進黨執政後,若要維持人氣,也不得不加強對民進黨的批判,以保持「清流」形象。親民黨與民進黨有限度合作後,卻出現了更多整合空間,此間甚至有傳宋楚瑜可能獲邀出任過渡期的行政院長,無論會否成事,也反映「綠營」的定義已愈來愈虛。
這些發展,令綠營未來可能出現這樣一種結構,便是在總統大選層面,各方勢力會共推最有勝算的候選人,避免過往分薄票源的教訓,只要相關溝通機制存在,藍營是很難回朝的。假如民進黨能長期維持綠營最大黨的地位,便可以主動分配不同內閣與地方位置予不同政黨,慢慢讓它們建立各自的勢力範圍,既能互相監督,也能促進較政黨內部機制更健康的新陳代謝。只要綠營同時包辦執政黨與反對黨的角色,在不同議題都較藍營更能監察政府,在大是大非問題卻槍口一致對外,藍營要回朝,就難上加難。
包攬執政與反對黨角色
大家可以參考日本的案例。曾幾何時,右派自民黨雖然長期執政,但左派社會黨也有非常穩固的支持,冷戰結束後,更一度成為聯合執政黨。不過同一時間,小澤一郎等右翼大老卻透過「毀黨造黨」的方法,製造出一連串新右派政黨,它們有的較自民黨更右,有的走中間路線,把不少左翼支持者吸納過來,也把左翼反對黨的「反對」角色包攬過來。
到了今天,以往強調主張和平的公明黨已跟自民黨結盟,最大反對黨民主黨也屬中間偏右,而且已被認為難以執政,左翼陣營一蹶不振,選民已無可選擇。到了像安保法案這樣的關鍵時刻,連公明黨也要支持,便明白到這手術的成功。假如民進黨有如此視野,藍營若要回朝,便只能靠非常手段了。
小詞典:民主黨
日本政黨,1998年成立,由多個在野黨合併,但不少成員也出走自自民黨,包括右翼大老小澤一郎,黨內派系林立,政綱經常矛盾衝突。2009-2012年曾短暫執政,但表現不濟,被選民認定還是要倚靠經驗豐富的自民黨。立場相對自民黨偏向中間,雖然反對安保法案,但遠比當年的社會黨靠右,可說蠶食了左翼政黨的基本盤,間接確立日本政壇的全盤右傾化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