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

首先是中國人:「華裔卡」對國際關係的深遠影響

不久前,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一句英籍香港公民李波「首先是中國人」,引起對「中國人」定義的熱烈討論,此時正進行中,暫且按下不表。筆者更關心的反而是,上月北京中關村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表示,考慮展開「移民入籍、華裔卡、外籍人員臨時身份證」三項措施,以便在全球範圍吸引科技創新人才進駐中關村。根據設定,「華裔卡」針對「原籍中國的海外僑胞」,持有人將享有在華永久居留權,憑護照和「華裔卡」自由出入中國,在華投資、置業、開戶、子女入學等方面與中國公民同等的權利,而無須放棄本國護照。不少評論指「華裔卡」一旦成事,等於放寬了「中國綠卡」對海外華裔的限制,讓其享受類似目前「港澳台胞」的權利,假如安排存在技術性漏洞,甚至近似變相承認「雙重國籍」。假如成事,對國際關係帶來的影響,不容低估。

誠然,當局不斷強調,目前「華裔卡」只是提議,是否推行仍有相當變數,而且「華裔」、「華僑」、「華人」等定義有微妙不同,但這構想本身已是一大突破。一直以來,海外華人到中國探親、置業、安排子女監護和入學等時,不時投訴有種種不便,甚至連買火車票都有技術困難。2013年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法》改革,確定海外華人可用護照代替身份證明,其後廣東又有政策讓其通過「回國定居」恢復戶籍,但意味著放棄海外居留,自然不是海外華人所願。如果「華裔卡」成事,對需要常到中國的海外華人而言,自然方便得多;相信當局也是純粹的經濟出發,沒有太多其他的考量。

然而論及「海外華人」這一群體與政府的關係,台灣當局的態度就很值得對照。按台灣官方說法,基於華僑對辛亥革命的重大貢獻,中華民國承認雙重國籍,無「中華民國自由地區」戶籍的「無戶籍國民」,即中華民國意義上的「僑胞」,人數高達四千多萬。早前美國三藩市更有華人組織倡議海外大陸人申請「中華民國護照」,雖然響應不多,但也反映兩岸政權對國籍法的不同態度。

根據台灣現行法規,「無戶籍國民」在台享有工作權及勞保,卻沒有醫療保障、社會福利補助及投票權,被不少台灣「僑胞」批評「身份只給一半」。這一政策與英國的「海外僑民政策」(BCO)相若,但不少香港人所持的 BNO 則又有不同,因為 BNO 持有者並非英國「公民」,待遇自不一樣。對台灣當局而言,未來無論是出於對政府認同的考量、還是對國際空間的追求,北京的「華裔卡」政策,也將對其僑民政策帶來衝擊。

更重要的是,自從中共建政以來,「海外華人」群體一直是中國外交的「非正式持份者」。冷戰期間,不少國家擔心中國利用海外華人網絡,進行意識形態輸出,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東南亞國家的「排華」潮,以針對「邦交」、「黨交」並行的中共。即使沒有中共當時的輸出革命,東南亞歷代政府也擔心境內華人會成為中國的「第五縱隊」,影響本國國家認同。甚至到了冷戰結束後的1998年,印尼依然爆發了「黑色五月」排華慘案,造成過千名印尼華裔死亡,無數華人的工廠、商鋪被毀,引發海外華人大規模抗議。中國政府初期以「不干涉內政」為由未施壓,及後才要求印尼政府追究責任,但這觸及「海外華人」定義的爭議,殊不容易。

說到底,若華人純粹以血緣定義,在當今世界,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斬截界定的。一旦「華裔卡」推行,海外華人在中國活動時,得到其他外國人沒有的優惠,無疑起到鞏固對「中國」的認同。這做法在國際社會並不罕見,不少國家都有不同證件予境外人士,讓他們在正式公民和純粹外國人之間享有某一身份。英國如是,愛爾蘭如是,人口大國印度亦如是,動機都是吸引優質外國人通過「歷史聯繫」,引資回本國而已。以色列、亞美尼亞等的復國,更是各地僑民共同努力的結果,這不是版圖內有多少人口足以顯示的國力。

然而愛爾蘭讓美籍僑民引資回國,不會讓美國擔心經濟層面以外的啟示,中國卻不然。中國外交部近年對各地華僑、留學生的「工作」越來越進取,間接卻令華裔新移民、留學生融入當地的意欲減低,容易令所在國政府聯想到「華人」身份的政治意味。美國久不久即有「美籍華裔間諜案」出現,無論是否冤案也好,在未來大氣候,恐怕越來越多。而且「華裔卡」假如主要是為了做生意而設,卻難免被國內貪腐集團利用,瓜田李下之處甚多。如今中國崛起,高舉民族主義旗幟,海外華人群體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亦不可小覷,兩者互動肯定越來越頻繁。至於怎樣互動得來,避免給予外國政府或右翼團體太多口實,始終是全球華人世界需要共同思考的。

沈旭暉 亞洲週刊 2016年1月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