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22日星期五

《亞細亞的孤兒》/羅大佑

台灣大選,港人望梅不能止渴,但也高度關注,反映的除了無奈,其實還有一種隱隱然的「亞細亞身分認同」。某程度上,香港和台灣、新加坡、日本等的文化傳承頗有共性,在全球化時代的未來,或會成為香港的最後逃生出路,亦未可知。在台觀選期間,不期然想起一系列有社會意識、國際視野的台灣經典歌曲,例如羅大佑的《亞細亞的孤兒》。

先看歌詞:「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/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/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」,這樣的描述,實在有太多案例可對號入座,但總括而言,都是說東方土壤上的異端存在,暗示了文化差異,亦暗示了在所在地的白色恐怖。又看這一段:「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/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/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」,活脫脫就是被打壓的形象,面對強權明擺著的權力遊戲,「多少人在深夜裏無奈地嘆息」。

據羅大佑透露,這首歌是影射被美國斷交後的台灣人,當時台灣上下一片恐慌,既不滿美國拋棄盟友,又擔心大陸進犯,不過那時候,卻是台灣經濟、民主都大有進展的時期。這首歌還有另一個時代背景解讀,就是講述國民黨撤退到東南亞的殘軍,既不容於當地政府,又繼續被中共圍剿,成了「亞細亞的孤兒」,後來王傑為電影《異域》翻唱這歌,更確立了「官方解讀」。其實《亞細亞的孤兒》來自四十年代台灣作家吳濁流的同名小說,講述日治台灣非中、非日的複雜身份認同,歌詞放在那個語境,同樣合用。

羅大佑成功之處,正是提供了可供自由詮釋的歌詞,「亞細亞」作為「泛亞洲認同」的符號,更是可圈可點。回看羅大佑的政治、社會取態,正正反映了可供不同演繹的可塑性:一方面,他不少歌曲在國民黨管治時期被禁,歌詞被看作反抗獨裁的清泉,到了民進黨執政則高調反扁,來到香港也不時諷刺時弊,不為北京所喜,但去年依然不怕封殺,親身支持香港雨傘運動。另一方面,他又能在北京設立工作室,在大陸公開演出,同時維持在台灣的地位,雖然有「大中華情結」,但又因為《皇后大道東》等歌曲依然受香港新一代歡迎。

《亞細亞的孤兒》的另一面,其實是在亞細亞任何地方都能生存的的「亞細亞的寵兒」,這對我們啟發甚深。身在此刻香港,明顯已成了孤島,不可能不對同一份歌詞對號入座;但想深一層,要當孤兒還是寵兒,其實是一線之差。這份歌詞,越讀越有味道。

沈旭暉 now 娛樂生活 2016年1月22日
http://news.now.com/home/life/player?newsId=165967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