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11日星期五

特朗普總統會成為列根嗎?

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,不少人至今未能接受,擔心他瘋瘋癲癲的形象會化為政策,令美國左搖右擺,失去大國地位;但也有學者認為應該相信美國制度,不認為任何總統可以為所欲為,國會就是來自同一政黨,黨內派系也足以制衡,不會有「三權合作」一類情況出現。

究竟哪個版本才貼近現實,還得看特朗普本人希望承擔什麼角色。最好的結局是,成為一個「新列根」。

列根的從政經驗雖然比「素人」特朗普豐富,但他最為美國人熟悉的身份始終是電影明星,這跟特朗普的電視名嘴形象頗為相似。列根最擅長的角色就是像做節目那樣當「國家主持人」,在記者會時金句連連,擅長製造sound bite,而且用普羅大眾懂得的詞彙,令他的親和力廣為受落。

特朗普的詞彙更市井、吸引眼球的功力更深厚, 即使是討厭他的人,也不能否認期待欣賞他的演出;雖然他失去精英媒體的支持,卻有專業團隊處理互聯網工程,也就不用像列根那樣對傳統媒體買賬,也能得到同樣傳訊效果。

誰是中興總統

列根不太熟悉政策的具體制訂過程,但對大方向十分掌握,而且意志堅定,沒有職業政客那種過分精密的計算,很多事情大而化之,抗拒微觀管理,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任務;他不一定知道「保守主義」、「自由主義」一類名詞的框框條條,但簡簡單單對大市場、小政府的堅持,就催生了「列根經濟學」,具體究竟怎樣減稅、怎樣訂下滙率,都有幕僚操作。列根的反共意識形態根深柢固,對戰勝蘇聯充滿信心,認為那是「Make America Great Again」,結果天馬行空、而其實沒有資源配合的星球大戰計劃,卻立下奇功。

特朗普對經濟的了解相信比列根深,對「做deal」素有心得,擅長應付法律戰,也知道法律漏洞,但始終不是政治出生,面對官僚的繁文縟節,可能和列根的反應一樣。只要他堅持幾個簡單理念,例如美國是全球化苦主、自由市場破壞美國繁榮、美國沒有保護地球的責任,而任由下屬自由發揮,說不定反而更好。

所以最大關鍵,其實是特朗普能否找到可靠、懂官僚遊戲、又來自非官僚世界的專才,去落實他的理念,而又不會因為缺乏行政經驗而搞亂國家。列根依靠的是共和黨團隊,但特朗普和共和黨主流派關係很僵,民主黨也被他攻擊得遍體鱗傷,雖然口中說要團結國家、治癒傷痕,但相信除了朱里亞尼、金里奇等少數元老可依靠,必須提拔一群長期失意兩黨主流政治的專才,然後找一個好「管家」管理他們,自己繼續幕前演出。相比列根,特朗普做生意時長期和各級官僚打交道,對官僚主義有更多抗拒,對如何繞過程序「做實事」有獨到心得,同時網上也流傳不少他戰勝官僚的俠義事蹟。但假如這些技巧放在管理國家層面,就後果難料。

列根上台前,正值伊朗人質事件尾聲,他宣誓就職後,伊朗卻立刻放人,是一個沖喜的好開始。這教人想起特朗普「剿滅伊斯蘭國」的承諾,適逢「伊斯蘭國」強弩之末,假如在他上任初期有一個基本了斷,足以抵銷一切。歷史不會簡單重複,但也不會毫無參考價值,到了今天,誰敢說他不可能是百年後美國人眼中的中興總統?

小詞典:伊朗人質事件

1979年,伊朗爆發什葉派伊斯蘭革命,推翻親美伊朗王室,期間伊朗學生衝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,把使館職員綁架為人質。卡特政府多番嘗試營救人質不果,民望大跌,間接導致他競選連任失敗,事件成為金像獎最佳電影《Argo》的藍本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