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大選期間,各界關注都集中在特朗普與希拉莉兩人身上,其實這次那些第三黨、獨立候選人的表現,也很值得一提,特別是自由意志黨候選人約翰遜(Gary Johnson)、綠黨候選人斯坦(Jill Stein)和獨立候選人麥克馬林(Evan McMullin)3人。從全國數據看,所有獨立於民主、共和兩黨的候選人總共拿得到4.9%選票,其中約翰遜贏得3%,斯坦亦得到1%,麥克馬林則在自己主打的猶他州得票約有21%。與2012年大選的總得票1.7%、2008年的1.4%相比,今年是翻兩番。
這些實力平平的候選人得到若干選票,直接原因自然是不少人對兩黨候選人都不滿,加上兩黨初選期間都嚴重分裂,令不少選民都不甘投給主流候選人。麥克馬林的參選目標更實際:只期望贏下一州的選舉人票,從而阻止希拉莉或特朗普的選舉人票超過270張,令大選結果由眾議院表決。在目前「勝者全得」制度下,這些目標近乎唐吉訶德式狂想,但第三黨展現出來的潛能,已經被重新注視,因為他們雖然難以勝出,卻可能影響勢均力敵的候選人。
在2000年大選中,喬治布殊(George W. Bush)在佛羅里達州僅僅比對手戈爾(Al Gore)多得537票,當時就有分析指出,若非綠黨候選人納德奪得若干左傾選票,戈爾已經是總統,美國歷史已經改寫。在今次大選,在特朗普奠定勝局的關鍵州份之一的密歇根州,第三黨、獨立候選人共贏得24萬選票,遠高出特朗普比希拉莉勝出的12000票,類似數字在特朗普險勝的威斯康星、佛羅里達等關鍵州份也同樣出現。雖然不能說希拉莉一定是受害人(自由意志黨的理念就更接近共和黨),但如果這些選民願意「策略投票」,起碼理論上,倒真的可以左右大局。
當然,理論歸理論,現實自然沒有那麼簡單。《衛報》在分析第三黨、獨立候選人對今次大選的影響時指出,如果他們的數量減少,想投票給他們的群體,可能只會集中其中一人,對希拉里、特朗普的選情幾乎沒有影響。如果沒有第三黨、獨立候選人,他們的支持者也可能乾脆不投票。假如這些選民選擇「另類」是為了對主流不滿,二選一可能更傾向「非主流」的特朗普,所以特朗普才是「受害人」,希拉里應該輸得心服口服。
說了那麼多,那不是說明第三黨、獨立候選人還是不成氣候嗎?其實不是的。剛好相反,特朗普本身,其實才是貨真價實的獨立候選人。他長期遊走兩黨之間,立場與傳統共和黨大相逕庭,競選手法和班子,也和共和黨機器劃清界線。只是他知道名正言順的獨立候選人難以當選,1992年富商佩羅特得到19%全國選票,已是奇蹟的極限,所以選擇「騎劫」共和黨平台而已。他當選後的共和黨,究竟會否繼續是一個「黨」,已大是疑問。特朗普不斷帶來黨外非建制業餘政客衝擊黨內建制,影響所及,足以顛覆共和黨部份根本。
假如下屆共和黨主流派絕地反擊,居然不支持特朗普連任,而又出現魅力型代表,特朗普像昔日老羅斯福總統自建新黨,亦有可能。那特朗普是否應該在任內,更積極思考改變兩黨格局的可能性?其實美國也有緬因州、內布拉斯卡州不採勝者全得制,假如被其他州效法,「勝者全得」制受衝擊,第三黨的生存空間也會大增。再者,這次Gary Johnson假如能參加全國辯論,得票肯定倍增,而他不能參加的原因,在於未達到選舉委員會訂下的「在三個全國民調超過15%支持率」的門檻。但這樣的條件實在十分人為,Johnson其實也一度衝過關卡,要是集中力量鼓吹修例,也可能成為社會運動。這類建議提了多年,能否付諸實行,說到底,還看有沒有推手。特朗普像嗎?
小詞典:Evan McMullin
美國無黨派人士,前中情局參謀,曾任眾議院外交事務顧問、眾議院共和黨首席政策總監。他在今年8月宣佈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與大選,號召選民讓他「使美國更好」,明顯針對共和黨特朗普而來。他在家鄉猶他州的選戰成果最突出,贏得約21%選票,雖然不夠贏下選舉人票,但表現已超出普遍期望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