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17日星期一

周恩來國際關係解密:被鬥源自中美關係?

近來一本新書出版,聲稱從中共開國總理周恩來的公開書信「發現」,他是一名同性戀者,雖然內容未見,但已引起話題。其實真正關於周恩來的解密,尚有不少。本欄曾談及《張春橋獄中家書》因為不能直接月旦中國內政,反而多有講述國際形勢,還有一點值得一提,就是張春橋女兒回憶父親和周恩來的關係時,用的也是國際關係角度。這對今天的中美關係、管理模式,依然不無參考價值。

根據官方歷史,周恩來在文革做了很多「違心事」,但「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理解他」,這是鄧小平一錘定音的按語,方便用二分法處理文革十年的台上人物,一切負面行為都歸咎於「林彪集團」、「四人幫」。但從近年不同當事人、特別是文革後被打倒那些人發表的回憶錄可見,其實周恩來和江青一夥的關係挺不錯,中央文革小組的戚本禹甚至說他們就像一對「兄妹」,江青有時會向「大哥哥」撒嬌,在要緊關頭都是互相保護。周恩來和康生更是數十年的合作情誼,曾一起經營特工網絡,林彪部下那些將軍都認為二人是同一戰壕的戰友。康生臨終前專門找人擡著擔架床跟周恩來密談,周恩來死前一刻還讓自己的醫生去看望「康老」、而身邊人都不敢告知「康老」已先他辭世怕他傷心,都反映世界從來不可能黑白分明。頂多是因為劇情需要,「黑白臉分明」而已。

周恩來在文革後期,自然曾被毛澤東批評過,但在張春橋眼中,那只是毛澤東「恨鐵不成鋼」的提點,完全沒有要打倒他的意思,而當時中共高層也沒有任何人有動機要打倒總理。他告訴女兒,毛澤東那次批評周恩來,源自他處理中美關係時「過份積極」,而毛堅持一個原則:「在打的時候要防左,在談的時候要防右。」當時「乒乓外交」後不久,中美有了「蘇修」這個共同敵人,變成實質上的戰略夥伴,而負責執行外交的周恩來主張和美國建立熱線聯繫,毛澤東認為過快,擔心失去中國的獨立性,於是通過批評周恩來,向內部、也包括美國傳達信息。張春橋女兒還說,是張讓批鬥會提前結束,「好讓總理回去休息」云云,認為今後中國處理對美關係,也應該跟隨毛主席的戰略精神。

回憶那些往事,自然不可能憑單一事件,判斷當時領導人之間的微妙關係,但我們閱讀中國內部政治的時候,往往容易忽略了向「外國勢力」傳話的可能性。特別是改革開放前,中國對外溝通有限,要傳遞訊息,不時要靠看似不相關的小動作。即使在21世紀,這依然是管用的,例如胡錦濤時代曾提出「和平崛起」,名詞由胡的「國師」鄭必堅所創,但後來翻譯成英文後,引起國際社會不少反彈,擔心中國「崛起」會變成「威脅」,「和平崛起」就變成「和平發展」,據說連鄭本人也被內部「勸喻」改字,但這並不代表權力鬥爭怎樣怎樣,更多是要釋放訊息給別人看。習近平時代某些舉措,似也可作如是觀,是哪些,自然只能「你懂的」。

《張春橋獄中家書》全書最可圈可點的思考,在於最後一個夢。張的女兒憶述,父親臨終前發了一個「怪夢」,夢見鄧小平找他,說「誰都不要他」,毛澤東、江青等故不待言,連周恩來跟他也沒有什麼好說,「你也罵過我,我也罵過你,我們兩個還有什麼好說的」。張春橋女兒說,從這個夢,可以看出周鄧的關係,如果沒有「四五天安門事件」,歷史可能完全不一樣。事實上,鄧小平路線、人脈是否繼承周恩來,一直是一個敏感話題,張春橋一家字裏行間,似乎在暗示鄧小平一方面刻意擴大「四五事件」(上週談過鄧當時依然在政治局會議,起碼沒有反對動員軍隊處理群眾)、另一方面利用周恩來的政治資本為自己貼金。事實如否,外人無從得知,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後,第一個找幫忙的反而是康生,因為二人在主持「反蘇論戰」中合作無間,周對鄧並不親切;在批周運動期間,鄧小平表現也異常積極,從而得到毛澤東信任。文革後,鄧小平有意無意間鼓勵對周恩來造神,也許只是重構歷史、爭取人心的一種手段。

那張春橋如何看周恩來呢?張在法庭不發一言,似乎私下也是謹慎的人,即使在家書,也不多表露對別人的直接評價。不過他也說周恩來「聰明」,例如見他的一篇文章沒有提到尚未倒台的林彪,就親自加入「林副主席提倡毛主席語錄如何如何,使得文章更加四平八穩」。林要是不倒,會欣賞周的慎密;要是倒了,周的加按也依然沒有把柄。似乎在毛澤東、林彪、「四人幫」、鄧小平等不同陣營眼中,周都是一個稱職的CEO,在功能層面四平八穩,要是倒下了,反而失去權力平衡;繼任人的不可測性,也不是任何一方願意承擔。

各方對周恩來的態度,都可以歸納在一個有中國特色的「管理」模型:「鬥而不破」,既要不時做一些小動作警惕對方,以防尾大不掉;但又不希望對方消失,以免帶來更大不可測性。毛澤東強調文革被「再教育」的領袖可以復出,也是基於這一假定,用一些有「歷史問題」的人,永遠掌握對方的軟肋,用起來更得心應手。「鬥而不破」的分寸,相當難掌握,有時引蛇出洞、有時殺雞儆猴,充滿中國宮廷的權謀計算,非常人倫理所能理解。不久前,某小城出現人事變動,就頗有「鬥而不破」的影子,不過後續是否同樣能把握火喉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小詞典:四五天安門事件

1976年4月5日清明節,大批北京群眾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剛逝世的周恩來,不少標語針對「四人幫」、甚至毛澤東本人,運動被政治局定性為「反革命」,認為鄧小平是幕後「總後台」,結果鄧小平再度下台。鄧復出後運動被平反,但不少謎團尚未完全解密。香港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的組織「四五行動」,就是源自當年聲援「四五天安門事件」而命名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