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王室早前展覽一批二戰前影片,沒有公開的片段意外落入《太陽報》手中,其中一段可見童年時代的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、王太后伊莉莎白、王妹瑪嘉烈公主,在伯父愛德華八世帶領下做出納粹敬禮手勢,引起茶杯裏的風波。白金漢宮發聲明指女王年幼,並不了解手勢的含意,而且當時為1930年代,沒人預料納綷德國發動二戰。事實上,當時不少英國人取笑希特拉髪型、鬍子和動態,小童也喜歡模仿納粹敬禮手勢為「潮玩」,若以片段上綱上線,只是缺乏常識。值得注意的反而是短命國王愛德華八世,他的敬禮不可能是出於惡搞,親納粹是真心的。
一直以來,愛德華八世因為戀上離婚女人放棄王位,「不愛江山愛美人」,都是燴灸人口的愛情童話。然而,這不過是英國人對國王「被辭職」的公關伎倆,不過因為沒有「蠢人」經手,做得高明罷了。英國溫莎王室本身就有德國血統,愛德華八世的淵源更深,母親是德國人,兒時亦在德國長大。「不愛江山愛美人」女主角辛普森女士(Wallis Simpson)則是狂熱納粹支持者,被英美情報部門指與曾任駐英大使的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普(Joachim von Ribbentrop)有姦情;愛德華八世退位後流亡法國,辛普森也疑為納綷當間諜,借「溫沙公爵夫人」之名蒐集盟軍情報。這對戀人在1937年訪問德國,獲希特拉盛大歡迎,有傳當時達成了德軍協助復位的共識云云。
這些無頭公案,今天是不可能說得清的,不過在平行時空,想像假如愛德華八世於二戰時仍然在位,卻不無思考價值。
理論上,英王只是禮節性的國家元首,無權干政,即使愛德華八世沒有遜位,亦不能改變英國跟德國開戰的決定。加上愛德華八世迎娶辛普森夫人的事,令他失去不少支持,被當作不負責任的男人,和維多利亞時代的價值觀背道而馳。愛德華八世並非不戀棧王位,「不愛江山愛美人」之前,也嘗試提出其他方案,包括承諾辛普森不會獲得王后封號,不過被內閣駁回而已。
不過與此同時,相對於和德國作戰數十年的法國而言,英國對德國的同情,一直較為明顯。德國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元氣大傷,間接導致世界持續失衡,事後不少英國政客覺得做得過分,有心暗中作出補償。張伯倫和希特拉簽下《慕尼黑協議》,除了是綏靖政策,也有一定補償心態在內。國際大蕭條出現後,美國自掃門前雪的孤立主義嚴重,英國也受一定影響,頗不願意捲入歐洲大陸的爭議。個別有遠見的政治家更知道,一旦歐洲列強兩敗俱傷,只會令美蘇坐大,大英帝國沒落。假如愛德華八世利用國王身份,努力把這些意識形態灌輸給政客和公眾,把「孤立主義」演繹為超越黨派爭議的「國家利益」,未始不能對左右大局。
事實上,希特拉同樣一直嘗試與英國和解,終結兩面作戰。一宗至今撲朔迷離的二戰懸案,就是希特拉的副首相赫斯(Rudolf Hess)在1941年獨自飛往英國,說是代表希特拉和談。要是兩國沒有一定默契,他是難以這樣空降英國的。後來赫斯被英國囚禁,直到1987年上吊身亡,變成陰謀論的泉源。假如愛德華八世還是國王,遇上希特拉密使來和談,若基於「公眾利益」公開資訊,就算不能改變作戰格局,也起碼能動搖軍心。電影《王上無話兒》對英王喬治六世在二戰角色大書特書,反過來說,愛德華八世一旦繼續為王,怎會沒戲可演?邱吉爾把愛德華八世「委任」到遠在天邊的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擔任「巴督」,完全是放逐和軟禁,以免這對夫婦當第五縱隊。這並非無的放矢,而是明智的。
小詞典:納粹敬禮手勢(Hitler Salute)
由羅馬式敬禮改造而成的動作,敬禮時會說「Heil Hitler!」(希特拉萬歲!)表示對希特拉的忠誠。納粹管治德國期間,敬禮手勢不單在軍人和黨員之間流行,普通國民亦以之為日常問候。二戰後,手勢成為歐洲的禁忌,現時於德國和一些東歐國家更被立法禁止,近年多次有足球員慶祝時因做出納粹敬禮手勢而被罰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