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是二戰結束七十年,世界各國都有紀念活動,但似乎新一代並不知道意大利也曾是軸心國的一員。其實意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,一直成為歷史愛好者的笑柄,例如據說1943年盟軍於意大利登陸,唯一死傷的原因,是盟軍誤投傘兵到大海,而意軍在戰場上的最大發明,據說就是美食云云。
這些笑話容或誇大,但就算不談「民族性」,意軍也確實面對種種結構性問題。例如因為預算不夠,意大利士兵明顯訓練不足,而當時意大利的鋼年產量,遠遠低於美國、英國、蘇聯、德國與日本,無論軍隊人數有多少,都難以成為勁旅。但意軍不濟的形象,究竟有多少是戰勝國的宣傳、或德國抵賴同路人的中傷,有多少是事實?
英國歷史學家Dr Christian Goeschel將出版一般新書:《墨索里尼與希特勒:致命的友誼》,就似乎正試圖反駁這種形象。為撰寫此書,他到羅馬翻查了大量戰時官方檔案,認為即使墨索里尼政權比德國納粹政權稍為仁慈、殺的人較少,但也不能低估其影響力,而且他檢視過北非、希臘、巴爾幹半島與蘇聯戰役的檔案,發現意大利士兵不如外界想像中窩囊,作戰時還是相當有自信與殘暴的,例如蘇軍就認為意大利士兵與德軍一樣狠。而德軍驍勇善戰的隆美爾將軍,在北非戰場和意軍緊密合作,對後者的評價也不俗;在突尼斯戰役,英軍阿歷山大將軍甚至認為意軍比德軍更出色。
即使意軍可能真的在戰場上表現散漫,也可能只是反戰情緒的反映,而不涉及所謂「民族性」問題。事實上,意大利舉國上下一直相當厭戰,意大利政府在學期完結前幾星期徵召學生入伍,就引發了好幾個城市的學生暴動,原因是學生不滿從軍令他們無法參與期末考試,當局卻拒絕授予修課學分。1941年,美國大使館引述梵蒂岡教廷,指有70%意大利人是反法西斯的,並分析「意大利現在普遍流有一種氣氛,人們相信如果英國戰勝,意大利人反而能過得比較好。」
何況意大利和德國其實淵源有限,意大利人對德國普遍印象不佳。成千上萬的德軍進入意大利後,意大利社會反德情緒日高,民眾深覺意軍受控於德軍,前參謀總長因反對這種意德關係而被革職。美國大使館當時的觀察,是西西里人大都渴望英軍盡快登陸意大利,那時的表現,與其說是戰力問題,不如說是戰意問題。假如真的有侵略軍要征服意大利、而不是「解放」意大利,意軍的表現理應截然不同。
因此,要準確重構意大利在二戰的角色,似乎應該分割兩個意大利:法西斯政權的官方角色,和意大利傳統貴族、宗教領袖、地方豪強組成的民間領袖角色,他們在戰時的暗鬥,似乎較諸德國內部嚴重得多。若因為這些原因,而看輕了意軍的整體實力,似乎是不公允的。
小詞典:墨索里尼
意大利法西斯領袖,1922年發動群眾「進軍羅馬」奪取政權,獨裁管治意大利至1943年被推翻,但不久被德國成功營救,安置為管治北意大利的傀儡,最終在二戰終結時被群眾問吊。墨索里尼早期政績頗佳,令意大利經濟復甦,也維持了基本秩序,並與教廷和好,一度成為全球領袖仰慕的風雲人物,但決定和納粹德國結盟後,政體缺點逐漸浮現,最終悲劇收場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