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「民主女神」光環的緬甸最大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破冰訪華,轟動全球。北京通過邀請素姬,秉承「務實外交」、「多元外交」等綱領,乃至向軍政府施壓等,不少評論已有分析,在此不贅。有趣的是,多年來被西方熱捧、曾就西藏以至人權問題批評中國的素姬,此刻願意走進中國,原因又是什麼?
要理解此問題本質,大家須超越個人層面,把素姬與推動改革開放的緬甸現任總統登盛,視為同一個利益共同體。這共同體自從素姬被解除軟禁,其實一直合作無間,雖然雙方有可能是下屆總統大選的對手,但在好些關鍵問題的立場一致。
例如對軍方的權力,素姬並不抗拒,她本人就是昂山將軍的女兒,也得到部分軍隊高層支持,懂得緬甸軍人的底線。對待少數族裔羅興亞人問題及其他分離主義問題上,素姬一如軍政府,都是民族主義主導。這條路線與西方期望的人權導向、民族和諧、民主至上等理想主義頗為不同,也難保有天有其他魅力人才出現,並獲西方青睞,進行較素姬更徹底的挑戰。
要確保「素姬 ── 登盛共同體」整體利益,不僅要控制內部形勢,更需要外國勢力支持。於是過去數年,外間看到奇怪的「反向追認」外交過程,長期備受西方孤立的軍政府愈來愈擁抱美國,不再自居中國老朋友,更不時挑釁北京;西方寵兒素姬則開始與中國眉來眼去,此次訪問前,中方駐緬大使已多次造訪。客觀效果是無論誰當選下屆總統,國際兩大陣營都能接受,西方會強調緬甸由英治時代建立的淵源,中方也會強調滇緬公路遺留的友誼。
擺脫光環回歸現實
素姬以非元首身份訪華,卻通過「黨對黨」平台獲習近平親自接見,這也為她的政治空間增加更多可能性。即使緬甸最終不修憲,令她依然因已故丈夫是外籍而參加不了下屆選舉,但只要其政黨獲勝,素姬也可垂簾聽政,像印度國大黨的外來者索尼婭那樣。本來素姬可能擔心一個黨主席身份,能否獲國際重視,但現在連在野之軀也獲中國國家主席接見,不啻為日後打下強心針。
素姬訪華,展示彈性,避談人權,這為緬甸未來路向定調。新緬甸必然是現實主義主導,經濟先行,環保、人權、少數族裔議題等只能靠邊站。對緬甸人民而言,自然會對相關妥協有一定失望,但另一方面會產生更多經濟層面的憧憬,因妥協通常都伴隨投資。素姬願意與中國妥協,國內既得利益者應得到不會被秋後算賬的訊息。
說到底,雖然素姬是諾貝爾獎得主,但情況與南非曼德拉有根本差別。緬甸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,國民共識恐怕是拚經濟與盡快開發資源,而非族群和諧這類抽象理念。曼德拉即使無太多經濟建樹,但南非的發達經濟還能持續。相反,一旦素姬或其政黨上台而不能令部分緬甸人「先富起來」,國民的期望反差卻可致命。
素姬步向北京,也是她刻意走下神壇的過程,畢竟在現實世界從政,是不能單靠滿腔理想、滿口公義便能走下去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