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9日星期一

恐襲熱潮回看「文明衝突論」: 從陶傑與梁文道的「民族性」論爭談起

近日,筆者兩位啓蒙老師陶傑先生和梁文道先生就「民族性」展開論爭,對啓迪民智貢獻良多。筆者當年的博士論文對民族主義略有涉獵,但兩位列出的書單中,不少都未有讀過,實在慚愧。就「民族性」的說法是否科學客觀這問題,筆者卻聯想到我放在國際關係第一課討論的「文明衝突論」:一方面,這是近年在現實社會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關係理論,放在今天「伊斯蘭國」肆虐、西方各國內部出現極端「獨狼」的環境,此論作者亨廷頓教授猶如先知。另一方面,這卻是近年學界最看不起的理論之一,由動機、蒐證到方法論,都被主流學者批判得遍體鱗傷,筆者出道參加的第一個學術會議,主題就是批判(其實幾乎是「批鬥」)文明衝突論;假如亨廷頓不是享負盛名的哈佛教授,受到的攻擊只會更不留情面。這是筆者在過去十年常常思考的問題:究竟應該用怎樣的態度看待這悖論?更進一步,又應該怎樣看待學術和社會的關係?

單就學術規範而言,「文明衝突論」確是各界學者拿來批判的理想稻草人,常見被詬病的清單如下:

1.「文明」的定義不是靜止的,而是每一刻都在變動的,所以如何定義不同「文明」就充滿歧義,例如「中原文明」和「荊楚文明」是否同一文明,又或衝突發生後、會否倒果為因出現新文明,都令這理論變得膚淺,「一切都指向同一個問題」。

2.「不同文明之間會衝突」的假設,建基於不同文明圈之間有涇渭分明的邊界,但全球化時代有眾多「複合國家」,不可能有簡化的「衝突」或「不衝突」的二元對立。

3. 根據數據,死人最多的戰爭,不少反而是「文明內部衝突」,例如兩伊戰爭就是伊斯蘭文明內部的派系鬥爭,天主教和新教在愛爾蘭的衝突也十分慘烈,反映文明內部的同質性可能帶來更多爭端。

4. 不同文明之間沒有衝突的反例太多,令文明衝突論本身難以成立,例如印度雖然和伊斯蘭文明的巴基斯坦衝突,卻和同屬伊斯蘭文明的孟加拉友好,因此此論的前瞻價值十分有限,「伊斯蘭邊境特別血腥」只是以偏概全。

5. 即使衝突出現了,也很難論爭是否基於不同文明,例如同一場印巴、以巴衝突,也可以說是基於不同利益,甚或有學者製造了一個「性文明衝突論」。

6. 要定義「衝突」也不容易,不少文明在政治層面衝突、經濟層面合作(例如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),或相反(例如西方文明和日本文明),總之不容易有全方位衝突出現,個別層面總能築起防火牆。

7. 亨廷頓稱發生文明衝突的地方為「斷層」,但「斷層」不能涵蓋文明內部的獨狼襲擊;但假如把個人行為也歸納到「文明衝突論」,要定義每一個人精神層面所屬的文明圈,例如參與「伊斯蘭國」的西方人,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8. 由於亨廷頓是有影響力的學者,他提出「文明衝突論」本身,就會被野心家利用來論證他們的擴張行為,令理論成為一個自我實踐的預言,反映此論本身出發點就是偏頗,乃至政治不正確。

這些批判,在純學術角度而言,基本上大多是成立的。問題是「文明衝突論」這類理論,已傾向國際關係的「趨勢學」,不可能純粹用科學數字來論證,也不可能純粹用人文學科的定義來論證。這類理論的基本組成部份,和學術期刊要求大相徑庭,大概包括:

1. 基礎數據和原始資料,但這些數據的用途只是作為指引,而不是絕對規範;

2. 社會學、心理學等理論,如何預測大眾怎樣回應上述數據,但重點是大眾不會仔細分析數字、也不會刻意接觸數字,只會基於自己的日常認知回應,所以理論也是用來指引,而不是絕對規範;

3. 以現實主義分析有哪些「行動體」,會利用上述大眾可能出現的回應,進一步誘導到某一方向,將之變成政治綱領或社會運動;

4. 以上包含數字、觀念、政治運動的現象,可以怎樣被綜合為一個理論,並有一定前瞻和推演價值。

這樣說可能比較抽象,但我們據一些現實例子,就能清楚明白。在經濟學範疇,量化模型大行其道,但近年最重要的國際經濟危機,即第一波金融風暴出現前,卻沒有多少經濟學家能準確預測。冷戰終結自然也是國際關係的大事,但同樣沒有哪個理論能事前預測,馬後炮的倒有不少。中國崛起雖然有跡可尋,但基於二十年前的數據數據,在六四事件後,即時看好中國的人少之又少。能分別推演這些現象的理論或觀點,則一般被學者認為難登大雅之堂。

換句話說,隨著學術研究越來越規範,有前瞻性的新理論卻越來越難出現,因為要經過數字專家把關的量化評審、再經過理論專家把關的定義評審、還得經過道德專家把關的政治正確觀,再生存下去的新理論,幾乎已不存在。而上述「趨勢學」的方法論,幾乎註定在學術過程中被砍掉。問題是社會科學畢竟永遠不可能和科學看齊,也不可能和哲學看齊,因為整個「實驗室」都是現在進行式的,而且充滿不完全理性的突變,也充滿政治不正確的可能性。

然而,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新特徵之一,就是知識下放和普及化。學界從前多少能壟斷知識傳播的途徑,因此是否符合學術規範變得很重要。但今天任何人都能較容易接觸任何資訊、乃至近年大行其道的「大數據」,民間提出不完全符合傳統學術規範、卻可能更能捕捉大趨勢的理論框架,可能性正越來越大。在20世紀,學術界的規範化是一件大事,促進了知識進一步整合和傳播,但在21世紀,學術界的高度規範化,卻很可能成為社會科學知識繼續創新和傳播的障礙,這是象牙塔中人應該自省的。

小詞典:文明衝突論(Clash of Civilizations)

美國學者亨廷頓(Samuel Huntington)在冷戰結束後發表,1996年擴展為《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》一書,主張冷戰結束後,原來的兩大陣營對立已不存在,但世界秩序還是會根據其他準則而衝突,由於西方主導的全球化會影響大量其他地方的既有秩序,新興大國也不會滿足於西方主導的全球化,最終會逼使他們以激烈方式反彈,造成不同文明圈之間持續鬥爭的現實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