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7日星期三

緬甸羅興亞緩衝區成型?

本欄昨天提及,昂山素姬迴避緬甸國內羅興亞人(Rohingya)受逼害的現狀,遭國際媒體抨擊,被視為言行不一。究竟羅興亞問題演變下去,會變成怎樣?

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,混有阿拉伯、突厥、孟加拉、緬甸血統,在緬甸屬宗教弱勢,也比其他源自本土的少數族群孤立。其實他們早在16世紀就散居於緬甸、孟加拉,而緬甸在19世紀才成為英國殖民地,但國內佛教徒堅稱羅興亞人是由英國引入的異教徒,硬要把羅興亞人跟昔日殖民統治拉上關係。因此,羅興亞人多年來受佛教徒打壓,也不獲其他民族尊重。

即使緬甸在2011年進行民主改革、媒體開放,各地自治程度有一定保障,但宗教種族問題未有改善,2012年更爆發了針對羅興亞人的大規模種族屠殺。當時一群羅興亞人被指姦殺一名女佛教徒,佛教徒大舉破壞、燒毀羅興亞村落報復,殺死數以百計羅興亞人。

緬甸政府不但未有保障羅興亞人權利,更在制度、法律上存在不少歧視。緬甸官方認可的「受法律保障少數民族」共有135個,羅興亞人卻被排除在外。更甚者,緬甸政府根本不承認羅興亞人的公民身份,不少羅興亞人都沒有有效緬甸身份證。雖然不能直接類比,其地位已教人想起從前印度的賤民。

一個「國際緩衝區」的成型?

2012年衝突後,緬甸政府在當地成立了一個處理羅興亞人事務的委員會;諷刺的是,委員會成員無一人是羅興亞人。該次衝突令十四萬名羅興亞人被逼搬到分佈在緬甸各地的難民營,難民營卻是另一惡夢的開始,不但環境惡劣,甚至有軍警帶頭搶奪財物,又強迫羅興亞人作奴僕。為防止羅興亞人的數目上升而影響管治,緬甸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,例如只容許羅興亞婦女生下兩個子女,懷有第三胎的婦女必須進行墮胎手術。種種情況令羅興亞人苦不堪言,部分人甘冒生命危險偷渡出國,上個月就有大量羅興亞人坐船逃到泰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等鄰國。然而,各國為免得失緬甸,都拒絕接收難民。

緬甸大選在即,昂山素姬為免得失國內佔大多數的佛教徒,多次迴避羅興亞人議題,其發言人指他們「只是由孟加拉移居到緬甸的一群人」,令羅興亞人十分反感,問平時打着民主和人權旗幟的昂山去了哪裡。向來與昂山關係友好的達賴喇嘛,早前開腔呼籲昂山關注羅興亞人,然而在現實政治主導下,期望任何緬甸領袖解決問題,短期內都不太實際。

其實這樣發展下去,對緬甸是一大隱憂。羅興亞人走投無路,只能訴諸激進,而一旦緬甸和任何大國鬧翻,羅興亞人都能成為內應。現在聯合國稱他們是「世上最受迫害的其中一群」,這標籤足以令羅興亞問題被國際干涉,乃至仿效其他戰亂國家成立保護區。那時候,緬甸境內就會出現國中之國。這未出現,不過因為世界各國都在觀望緬甸完成民主化後倒向何方,但一旦明朗化了,羅興亞就會成為輸家的棋子,那時候更無寧日了。

小詞典:Burma/Myanmar

緬甸原稱Burma,源自境內主要民族緬族。1989年由軍政府改作Myanmar,因為官方論述強調緬甸作為一個民族多元國家,國內共有135個民族,政治正確應叫「Union of Myanmar」,以避免「大緬族主義」。聯合國以及不少國際組織、傳媒都跟隨緬甸官方,以Myanmar改稱緬甸,但由於軍政府長年實施高壓統治,不少緬甸人只承認Burma作為國名,認為Myanmar象徵軍方政權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