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4日星期四

蒙古七人海軍:內陸國家的國際視野

世界各國只要有海岸線的,幾乎都擁有規模不一的海軍。那麼不與海洋接壤的內陸國家又有沒有海軍?不少也是有的,只要這些國家邊境有海或湖存在。例如從蘇聯分裂出來的哈薩克、塔吉克都有海軍,南美內陸國巴拉圭也要保護以河為界的版圖保留海軍。雖然要靠鄰國出海未免尷尬,但總算五臟俱全。

我們鄰國蒙古的海軍,卻不在此列。歷史上的蒙古海軍也曾十分輝煌,當成吉思汗家族建立歐亞大帝國,也一度要東征日本、南征爪哇,曾組成擁有超過四千條船、十萬人的海軍,但兩次攻打日本都敗給「神風」無功而還。帝國走下坡後,蒙古就再沒有想過出海。

今天的蒙古,自然不是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;今天的蒙古海軍,也不可能有十萬人。它的總人數,只有七人。據蒙方公開資料記載、或新華網等中方資訊轉載,這支海軍只有一艘艦,艦長出生至今未見過大海,全隊只有一人懂游泳。由於經費不足,這支微型「海軍」每日在庫蘇古爾湖上,把羊毛產品運到俄羅斯,和接載遊客到湖上觀光,以賺取金錢。與其說他們是「海軍」,不如說是船家。

為甚麼蒙古要擁有海軍編制?原來的目的當然不是運輸貨品,而是要在庫蘇古爾湖運輸石油。冷戰期間,蒙古幾乎淪為蘇聯加盟共和國,兩國有石油貿易,而通過庫蘇古爾湖,就可以把陸路運輸時間由四天減至八小時。後來因為該湖成為旅遊景點,政府禁油船運油,海軍才變得無所事事起來。

然而內陸國家擁有「海軍」,還是有剩餘價值的。只要蒙古向外界宣稱,擁有完整的海陸空部隊,具備「全方位作戰能力」,各國來進行合作、援助的時候,就多了一個名目。更重要的是蒙古雖然是內陸國家,近年卻開拓船隻註冊這項收入來源,也希望擁有「海軍」來維持門面。

早在2003年,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就有得到蒙古政府授權的機構,為船隻辦理註冊手續,具體行政和註冊工作,由一間新加坡公司負責管理。根據國際法,在公海,只有該船的註冊國家的法律能管轄。為了逃避本國的稅項、環保和安全標準等,不少船家都希望在蒙古註冊。2013年,於蒙古註冊的船隻總吞吐量達643000噸,遠超過同為內陸國家的瑞士(1144噸)、盧森堡(1601噸)等。

然而,蒙古對註冊工作缺乏監管,亦令自己蒙羞。例如2014年12月,西方國家在索馬里打撃海盜,發現至少32艘非法運送武器的船隻,當中8艘於蒙古註冊;只要搜索「索馬里海盜」,居然會出現大量「蒙古」關鍵字。又如2013年,日本就142艘蒙古船隻進行檢查,發現當中131艘有明顯故障,自此把蒙古註冊的船隻列入黑名單。小國在全球化時代的生存之道,確實不是大國能理解的。

小詞典:「神風」
蒙古佔領中原後,元世祖忽必烈先後在1274年和1281年向日本發動戰爭。戰事爆發前,蒙古曾通過屬國高麗的使節向日本招降,被拒絕。因此忽必烈早在1268年計劃進攻,一向不擅海戰的蒙古特別為此訓練海軍和建造戰船。蒙古大軍兩次攻勢都因為日本海捲起颱風而失敗,數以萬計士兵被颱風吞噬,日本人稱之為「神風」。二戰後期,日本向盟軍展開自殺式襲擊,士兵駕駛戰機撞向敵人,這批死士就是著名的「神風特擊隊」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