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19日星期四

由華威大學划艇隊的裸體月曆談起

英國名校華威大學(Warwick Univerrsity)近年國際排名急升,同時也有不少其他項目冒起,不過最異軍突起的,還是大學划艇隊近年每年推出的裸體月曆,除了紅遍網絡,也為體育與裸體的關係,掀起新一輪激辯。月曆最初只有男子隊拍攝,後來延伸到女子隊,已成為划艇隊的招牌特色,配圖都是隊員訓練的日常場景,除了一律一絲不掛,只避免露出最關鍵部位,令照片充滿青春、藝術氣息,而不(令一般人)感覺色情。不少隊員因此成為網絡紅人,受訪時紛紛說:「想不到拍裸照是那麼自然」,也不認為被全球網民瀏覽身體有任何尷尬,更談不上任何家庭壓力。

傳統始於2009年,最初功能不過是通過發售「周邊產品」,為划艇隊籌款。但划艇隊員畢竟都是大學生,不可能接受「為錢賣肉」這樣的包裝,於是理念也陸續出現,官方說法現在是這樣的:希望通過展示充滿活力、美好的胴體,推動社會對不同性別、性取向的接納與尊敬,消除運動界、乃至整個社會的「恐同」意識。販賣月曆籌集的款項,則被注入Sport Allies慈善基金,基金致力推動體育之餘,也重視參與者的個人發展。至於何謂因、何謂果,大概當事人也已說不清。

划艇隊的裸體月曆和其他產品,已在80多個國家販售,網絡宣傳片、高清大圖等在140多個國家的互聯網上傳播,已遠遠比划艇本身受關注。英國本地和世界媒體大多讚揚這群年輕人以極富創意與勇氣方式,反擊社會的「恐同」現象,熱心慈善,熱誠可嘉。然而,批評自然也隨之而來,例如有認為媒體過分渲染划艇隊在 LGBT 的角色,卻對每年籌得的資金不予過問,而大部分收入都用作划艇隊開支,只有少數注入慈善機構,後者也不公開透明。然而,這種質疑基本上不為人重視,大部份人都覺得賺錢養活划艇隊,而隊員分文不取,已是無比神聖。

此外,對保守人士而言,這些裸體月曆始終有「掛羊頭賣狗肉」販賣色情之嫌,據說不少圖像都被使用在色情網站(尤其是同志色情網站),究竟讀者純粹是欣賞、還是同時有其他想法,自然因人而異。Facebook 一向對「色情圖片內容」嚴加管制,曾將華威大學女子划艇隊的裸體月曆宣傳頁關閉,經隊員長期投訴、解釋,方才解禁,但所有裸體圖片都被清空,可見反對聲音一直存在。

然而最核心的議題,始終是這個:裸體運動究竟是否才是真正的自然?體育競技的本意,就是展現人類肉體的強健,古代奧林匹克競技賽場上的運動員悉數裸體,文藝復興藝術家們通過雕塑、畫像重塑歷史上的運動健將時,亦不忌諱展現裸體,當時並無異議,直到近年出現「投訴裸體雕像」的風波,才無中生有的產生諸般爭議。不少歐洲國家都有天體運動的傳統,例如昔日東德天體運動大行其道,作為高壓管治的另類社會解放;近年歐美諸國也逐漸興起裸體運動,並以「裸騎單車」最受歡迎。歐美大學的裸跑傳統,更是校園文化一景。近年互聯網興起,不少運動員都拍攝裸照,既是為轉型鋪路,也是展示線條美的自信,昔日不少禁忌,已不合時而。但與此同時,保守主義也同步興起,持批判態度的群組人數也越來越多,反映世界正朝兩極方向發展。

其實,裸體運動背後,還有一個不能言明的面向:從華威大學生裸體月曆可見,「賣點」除了裸體,還有階級。這就像早前為肌肉萎縮性側面硬化病(ALS)患者籌款的「冰桶大挑戰」,賣點除了冰桶,更是參與其中的人。一般街坊向自己淋水,是沒有任何人關注的,但名人、特別是老闆富豪才俊淋水,卻充滿話題性。正是因為這些精英平日高高在上,淋水卻顛覆了既定形象,才有一種反差,運動才得以成功。這就像大學生予人感覺嚴肅求學,忽然來個裸體月曆,製做的反差,才令人期待。又如東德權貴一起參與天體運動,才釋出了無形的社會潛能,令「東德博物館」也加以介紹,假如參與其中的只有幾個天體海灘的鄰家老妞,一切就當別論。

換句話說,裸體運動的價值,正是在於其並非日常生活一部份,而且有意想不到的人參與,卻又點到即止,才物以罕為貴。假如以後所有運動都強制裸體,反而會失去那種味道。裸體運動員肯定知道,裸照會被用作「J圖」,然而水清則無魚,那正是各取所需的模糊空間。那條灰色地帶,正是精英教育不可言傳的一環,只能自行意會了。

沈旭暉 Sportsoho 2017年2月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