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

聖盧西亞:產生兩個諾貝爾獎得主的迷你島國

非洲島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(Sao Tome and Principe)與台灣斷交後,台灣邦交國剩下21個,其中一個是加勒比海島國聖盧西亞(Saint Lucia)。上個月我剛到過那裏,落機就聽說「台灣在這裏無處不在」、協助了大量基建,似乎又是一個金援外交的案例。但細看下來,聖盧西亞卻比想像中有潛力,值得路過加勒比海的朋友考察之。'

聖盧西亞面積617平方公里,約等於半個香港,人口則比香港少得多,只有不夠20萬。聖盧西亞與香港一樣,本來是英國殖民地,1979年獨立,但同時充滿法國文化遺蹟,因為法國也曾長期管理當地,聖盧西亞人大都懂得多種語言;在加勒比海,聖盧西亞是少數能在英語區、法語區左右逢源的小島,這種多元文化遺產,是後天造就不來的瑰寶。

不少大國對諾貝爾獎望穿秋水而不可得,連中國也是數年前才有正式得主,聖盧西亞卻居然有兩位,這是小島國家極為難得的成就。第一位是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劉易斯(Sir William Arthur Lewis),他在聖盧西亞出生、英國深造、美國任教,專研對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理論,「劉易斯拐點」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農村脫貧、城市化政策產生了巨大影響。另一位是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沃爾科特(Sir Derek Alton Walcott),他是本土詩人,在聖盧西亞接受教育後周遊列國,作品充滿加勒比海風情。他們的獲獎,充分反映小國在國際舞台的潛能。

在當地,不斷被推介參觀頭號景點,原來他們也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的世界文化遺產:國家地標皮通山(The Pitons)的火山群。聖盧西亞國旗,就是以皮通山大小山峰為背景,那是全球少數能駕駛進入的火山,有點像美國黃石公園,被科學家密切監察;同時是生態寶庫,有多種罕見動植物棲身。

不過,重點並非這些,而是聖盧西亞這個小國為何有實力得到UNESCO青睞:根據不成文規定,這是有配額的,不少大國為上榜用盡手段,不少小國則至今榜上無名。皮通山上榜是2004年的事,也許原因之一,是不遠處的蒙塞拉特島(Montserrat)有類似火山,20年前爆發,摧毀了全島一半地方,令聖盧西亞的火山更具參考價值。有了UNESCO加持,聖盧西亞旅遊業有了陽光海灘以外的秘密武器,跟鄰國的比賽,也有更多優勢。

我在鄰近島國安提瓜時,當地人不斷抱怨「經濟低迷」,國家唯一生命力只有旅遊業,而當地颶風頻仍,全年一半時間是風季,郵輪不能靠岸,所以只能半價開工,全年一半時間沒有工作。但聖露西亞人則相對自豪得多,因為他們在旅遊業以外,也有自己的出口業,可算是東加勒比海製造業最多樣化的經濟體:出口中有33%是石油加工品,與產油國委內瑞拉、美國等構成經濟串連;22%是香蕉製品,這對酷愛香蕉的加勒比海尤其吃香。

「香蕉經濟」在聖露西亞的經濟地位,一度與旅遊業平起平坐,直到近年歐盟興起貿易保護主義、加上拉美香蕉種植加工成本下降,才陷入衰退,但依然比依賴旅遊業的臨近單一經濟體有活力。聖露西亞政府試圖重振香蕉出口,另一方面鼓勵農業+工業多樣化,近年還發展 IT 、金融服務業,野心不小。

當我們看見聖露西亞在國際版出現,就是在兩岸之間反覆,先承認中華民國、再與北京建交、又返回台灣,每每以為它又是一個失敗國家。其實對這些小島國而言,這只是外交、經濟多元化手段之一, 小國生存之道,殊不容易,聖露西亞已經恰如其分了。

小詞典:加勒比共同體(CARICOM)

加勒比海地區15個國家、地區組成的地區經濟合作組織,前身是成立於1973年的加勒比共同體與單一市場。相關國家在2001年通過新的多邊條約,將組織更名為「加勒比共同體」,宗旨是促進加勒比海經濟合作、共同發展,致力維持區域內經濟、政治秩序穩定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