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與新加坡的雙邊關係出現暗湧,導火線是去年新加坡就南海問題表態;及後新加坡駐華大使與《環球時報》總編爆發數輪筆戰,把變質關係浮面;月前新加坡送往台灣參加軍事訓練的裝甲車,回程途徑香港海關時被查扣,則是關係惡化的具體顯現。香港查扣的理由是「未有經過適當報關手續」,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為此致函梁振英(而不是北京),稱裝甲車受新加坡主權保護,促香港立即歸還。北京未有正式表態,但外交部發言人以「要求新加坡政府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」喊話,暗示不言而喻。
新加坡一直以成功在不同陣營游走而自豪,這次陷入僵局,朝野頗感意外。不少人認為假如李光耀在生,就不會發生這些事。新加坡與台灣獨特的關係,正是李光耀一手促成,究竟當時的做法能否持續至今?
懂得把握最佳分寸
1965年新加坡獨立時,面對馬來西亞、印尼等穆斯林國家的戰略威脅,亟需發展國防力量。李光耀希望建立裝備精良、具震懾作用的軍隊,惟東南亞國家都不願與印尼、馬來西亞產生矛盾,英美無意協助新加坡國防,文化同源的中國則是反共外交的敵人,李光耀惟有另闢蹊徑,把目光鎖定以色列和台灣。1965年12月,以色列第一批軍事代表團秘密前赴新加坡,隨後新加坡通過向以色列大規模軍購,成為以色列軍事出口的重要夥伴。
新加坡面積狹小,難以進行軍事演習,為此李光耀與台灣商議,借用其軍事基地。蔣介石曾提出以「新加坡與中華民國建交」為條件,為李所拒;蔣經國上台后,雙方才在1975年達成「星光計劃」協議,新加坡低調派軍備和人員赴台訓練,雙方秘而不宣,台灣也獲得接觸以色列先進軍備的機會。
其時大陸改革開放,中新之間已無意識形態對立,蔣經國政府則不曾有「台獨」傾向,鄧小平、李光耀和蔣經國三人就此達成了無言默契。如《聯合早報》前編輯鄭維所指,李光耀頻頻於兩岸穿梭,正是憑藉三方在台灣問題的共識;李登輝鞏固台灣本土意識之時,李光耀就不再訪台;直至奉行「一中」的馬英九上台,新加坡與台灣的互動重新回暖,才有2015年11月新加坡的「習馬會」。可見李光耀把握的分寸,每每恰到好處。
問題是,在北京眼中,上述共識的背景已不再存在:台灣掌權的是強調本土化、傾向「台獨」、不公開承認「九二共識」的民進黨蔡英文;新加坡在南海問題偏向美國立場(反而當事國菲律賓已放棄對抗),同時加強與美國軍事合作,令對台軍事合作就了更多美國影子;特朗普政府聲稱連「一中政策」也要檢討、頻頻打「台灣牌」;就連作為中國特區的香港也興起本土主義,同時是美國戰略支點之一。北京通過裝甲車事件釋放訊息,對新加坡、台灣、美國、香港,都是警號。
所以就算現在是李光耀操盤,又可以怎樣?他雖然左右逢源,但對大國有不同程度的抗爭情結,一直避免完全一邊倒,而在國際社會重視國際法一類文本,這是新加坡得以在東盟扮演領導地位的關鍵。極其量能做的,就是在技術層面的操作,更照顧中國「國情」。例如鼓勵南海爭議各方按國際法協商,強調新加坡尊重國際法的身份,避免具體表態,這樣對中美雙方都能交代;又如面對《環球時報》一類文章,以西方法律語言回應不但是對牛彈琴,還會令對方覺得被挑釁,理想做法自然是無視之。
目前新加坡和中國的矛盾,除了戰略層面的衝突,其實還是「文明衝突」:已經全盤西化的新加坡領袖(不少是華裔)根據西方邏輯處世,而在中國眼中,任何「據理力爭」,都是不順從的表現。左右圓通,除了利益計算,還要有文化交融的底蘊。不過若說中新兩國會長期緊張,筆者是不相信的。兩國剛同意下月進行高階對話,正是釋放另一種訊息,屆時就看雙方能做到多少深層交流了。
小詞典:星光部隊
台灣媒體對新加坡赴台軍訓部隊的稱呼。自1975年以來,新加坡組建了包括步兵、炮兵、裝甲兵等多兵種訓練部隊,赴台軍事基地受訓,較有名的訓練營是屏東恆春三軍聯訓基地。星光部隊訓練高峰時,人數上萬,目前新加坡每年派至台灣訓練的官兵人數在數千人左右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