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31日星期二

《把她帶回家》的印巴傳奇:網絡如何釋放正能量?

近年西方電影全力進軍的市場除了中國,還有南亞次大陸的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孟加拉等國;而與此同時,印度寶萊塢電影文化也越來越被西方接受,只是這股熱潮在華人地區還遠未成熟,令不少佳作都成了滄海遺珠。例如去年以印巴矛盾為背景的《把她帶回家》(Brother Bajrangi),在對立的印巴兩國,除了都大獲好評、叫好叫座,還有現實政治的意義,雖然曾在香港短暫上映,但幾乎毫無反應。

影片講述一個出生在印巴爭議地區克什米爾(Kashmir)的巴基斯坦裔啞巴小女孩Shahida,和她迷失在印度的故事。電影雖然全長數小時,但情節相當簡單:Shahida的母親帶她跨境到印度接受治療,但因為意外,令女孩未能在回程搭上火車,只能滯留印度。女孩被熱心印度大叔Bajrangi搭救收留,但因為不能言語,要大費周章,才被發現是「宿敵」巴基斯坦穆斯林。天性單純的大叔決心帶她非法越境,返回故鄉,但進入巴基斯坦境後,卻被認作「印度間諜」,遭嚴刑拷打。所幸一個記者將二人遭遇拍成短片,上載至 YouTube,引發印巴社會轟動,變成一場社會運動。最終女孩在視頻認出母親,與家人團聚,巴基斯坦也順應民意,釋放了大叔,二人於印巴邊境線作別。最後二人在邊境線擁抱、啞巴女孩忽然發聲的定格一幕,十分震撼。

那些年,克什米爾還是統一的日子

感人故事背後,令印巴雙方觀眾百感交集的,自然是克什米爾充滿紛爭的歷史。電影中,雙方老人都回憶說在英帝國時代,往返克什米爾十分容易,沒有分裂這回事,而追溯到更遠之前,克什米爾更曾建立「拉達克王國」,直至1841年被查謨克什米爾土邦兼併。這土邦算是英治印度的保護國,土王維持了相當權威,加上領土極大,在印度舉足輕重。1947年印巴分治,克什米爾的穆斯林人口佔7成,雖然土王希望獨立、次選加入印度,但主流人口希望併入巴基斯坦, 最終印巴在克什米爾邊境爆發戰爭,在聯合國斡旋下停火。根據停火協議,克什米爾問題應公投解決,但雙方都不願進行,結果以兩軍實際控制領域為界;後來在1965年和1971年,印巴再在克什米爾爆發衝突,至今局勢仍動蕩。這段背景,和電影中如詩如畫的克什米爾山巒美景相比,更顯落差。因此,穿越克什米爾,就像穿越南北韓、東西德,單是概念,就充滿傳奇,並隱含「那些年,克什米爾還是無分彼此」的寓意。而兩國人民為了釋放大叔進行的「社會運動」,更充滿政治隱喻。

既然要得到印巴雙方人民的共同掌聲、共同眼淚,電影自然不能不注意「政治正確」。這不是指同時向兩國歌功頌德,而是說有限度揭露兩國陰暗面的時候要「保持平衡」。女童在印度期間,曾被黑市人蛇中介賣到妓院,大叔則飽受種姓之苦;印度大叔在巴基斯坦,則不斷被巴基斯坦警察濫用死刑。然而兩國人民總體表現出來的形象,卻都極其友善,令兩國觀眾容易接受,也不會「傷害兩國人民民族感情」。事實上,這一面顯示出來的樸實,足以解釋何以印巴人民容忍了那麼多的黑暗面,也暗示了那些地下秩序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必然現象,不過就不宜深入挖掘了。

互聯網在南亞次大陸的政治潛能

電影另一個引起印巴兩國跨國共鳴的原因,是與時並進滲入了互聯網的角色。印巴作為人口大國,已是各大網絡公司高度重視的大市場;電影由悲劇變成喜劇的轉捩點,就是巴基斯坦記者充分利用YouTube,激發了巴基斯坦民眾對印度大叔的同情,通過網絡動員民意、製造遊行,「成功爭取」巴基斯坦政府改變態度,更令前線官員「變節」,釋放大叔。無論這是否YouTube的植入式廣告,我們都可以參考目前印巴雙方的相關數字:巴基斯坦境內互聯網用戶佔人口17.8%,印度的這一數字則是34.8%,明顯還有大量發展空間。

商機以外,背後自然也不無政治故事:在現實生活中,巴基斯坦政府對 YouTube、Facebook 等社交媒體,一度進行過封鎖,理由是出於「國家安全」、「網站含有冒犯信仰的內容」,例如2010年一度封鎖 Facebook,2012-2016年則封鎖了 YouTube。目前YouTube在巴基斯坦依然要接入「巴基斯坦頻道」,方便監控。相較下,印度對網絡寬鬆得多,所以電影講述巴基斯坦網民的「抗爭」,究竟「抗爭」對象是甚麼,也可圈可點。

本來,電影故事是虛構的,令人意外的是,原來在現實世界,居然真有其事,只是在電影上映後才廣為人知;筆者的印度朋友講起這段傳奇,無不津津樂道。話說15年前,一名當時年僅7歲的印度女孩Geeta誤入巴基斯坦國境,因她是聾啞人,無法獨自回家,一直被巴基斯坦慈善組織照顧,並試圖幫她重返印度家園。電影上映後,Geeta的經歷得到印巴兩國政府關注,雙方外交部都說希望幫助 Geeta 重返故鄉,最終她成功返回印度,與失散多年的家庭團聚,正能量一時間照亮了印巴兩國。

這說明電影、網絡這些流行文化和工具,除了經常被批評為助長極端主義、煽動民粹,原來也有截然相反的一面。只要得其門而入,同樣可以戲劇性地釋放人性的正能量,令敏感的政治問題擱置,製造一定奇蹟。雖然奇蹟可一不可再,但成功公式如此,其實已是啟迪了前路。問題是,誰能夠加以利用,而又不會走火入魔而已。若是上一代一味逃避批判,那就本末倒置了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