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3日星期二

哥倫比亞和約的前世今生(上):美國的「哥倫比亞計劃」

《經濟學人》挑選哥倫比亞為「2016年度國家」,因為當地總算帶來全球久違的和平曙光;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,也是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(Juan Manuel Santos),諾貝爾獎委員會指出,這是表彰桑托斯為結束哥倫比亞內戰的不懈努力。

冷戰結束 失去金主

雖然哥倫比亞和約的公投由全民否決,但最終還是通過國會,令停火令「復活」。至於哥倫比亞內戰的前世今生,卻不得不由美國的角色談起。

1964年以來,哥倫比亞陷入內戰50多年,政府軍與左翼反政府武裝「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」(FARC)之間的衝突,造成22萬人喪生。

其實七十年代期間,哥倫比亞本來相對和平,反而秘魯、玻利維亞等國,才是拉美毒販聚集地,壟斷世界可卡因生產,並有遍布全球的販毒網絡。

當時美國總統尼克遜(Richard Nixon)發起針對拉美國家的大規模跨國緝毒合作,向拉美政府提供資金、培訓警力、打擊毒梟;始料不及的後果卻是販毒集團轉到安第斯北部的哥倫比亞。

FARC本來是哥倫比亞共產黨附屬武裝,冷戰結束後,失去主要金主,又要在農村與政府打游擊戰,便逐漸與毒梟合作,聲名急轉直下,連哥倫比亞共產黨都與之劃清界線。

FARC為了搶地盤,不惜對農村平民大開殺戒,一代哥倫比亞人對FARC的仇恨,就此結下。

哥國前總統烏里韋(Alvaro Uribe)的父親就是命喪FARC之手,因此他上台後,希望把緝毒與打擊FARC合而為一。根據這個理念,美國與哥倫比亞政府展開新一輪緝毒合作,即「哥倫比亞計劃」(Plan Colombia)。美國提供的資金,理論上,超過半數應投放在警力培訓和社會援助,但最終80%以上,都被用作軍隊,成了內鬥工具,國家分裂反而加劇。著名左派學者杭斯基(Noam Chomsky)就對「哥倫比亞計劃」極度批判。

畢竟美國的軍事援助,只能把毒販趕走,對毒品的需求市場,卻始終存在,而且國內的社會環境和人權狀況,始終未有改善,自然令人有誘因加入這市場謀生。加上FARC 並非人人罪該致死,但美國協助指導的哥倫比亞政府軍卻以「反恐」之名,對之進行無差別圍剿,濫殺了不少群眾,也令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。

當然,杭斯基的一些指控未免過份偏激,例如說這是「資本主義右派政府實行社會控制的陰謀」,通過戰爭令社會大多數人喪失安全感,進而尋求強勢政府的庇護云云,就未免本末倒置,當地人民也不會認真看待。但對FARC支持者而言,違反人權的其實是政府軍,內戰不是一面倒的非黑即白,這點卻必須了解。正是基於這樣複雜的背景,哥倫比亞和平到來,才那麼難能可貴。

小詞典:杭斯基 (Noam Chomsky)

美國著名左翼學者,本身專業是語言學教授,但自從六十年代投身反越戰運動以來,就成為全球知名的社運人士,支持社會主義模式的立場一以貫之,對美國政府強烈批判,名作包括《知識份子的責任》、《海盜與皇帝》等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