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

亞投行對中國外交的價值

近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(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, AIIB)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,繼英國向中國提交申請,希望以「意向創始成員國」身份加入後,澳洲亦說申請加入,接著德國、法國、意大利等G7成員先後表態,連早前因美國壓力而一度改變主意的南韓也可能轉軚。究竟這銀行對中國有何價值?

亞投行成立前,類似區域銀行一直由世界銀行(World Bank)、亞洲開發投資銀行(Asian Development Bank, ADB)等壟斷,前者由美國主導,後者由日本主導,屬於同一戰略體系。在世銀投票權比例上,美、日分別15.85%和6.84%,中國排第三,只有4.42%;在亞洲開發投資銀行,日、美出資比率各佔15.65%,中國排第三,只得6.46%。換句話說,中國在兩行的投票權比例都被美日拋離,難言有實質話語權,通常只能跟從美日的意願,不符目前的「G2」格局。因此中國另立亞投行,建立由自己主導的新遊戲規則,不但顯得順理成章,也得到其他不滿上述權力分佈的新興國家支持。

另一方面,根據習近平的「一帶一路」戰略,中國希望加強自己在亞歐地區的影響力,依靠的是大型基建,而大型基建必須大量資金,不可能完全由中國承擔。建立亞投行,也是一個融資機制,除了能吸引一些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新興國家一併挑戰既有秩序,也可以分化屬於廣義「既得利益體制」的西方各國。早前簽署《籌建亞投行備忘錄》的國家,大部份位處中國「一帶一路」連通亞歐戰略通道的沿線,一些沒有加入亞洲開發銀行的中東國家,例如沙特、科威特等,也決定加入亞投行,這是一方面。當歐盟國家也開始加入,這就是另一階段,中國的融資算盤打得更響,已到了美國不能漠視的程度。

更重要的是,亞投行並非單獨存在,還可以和其他中國正積極建構的新國際制度連成一線。例如中國積極催生的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」,本身象徵了南南合作、打破西方傳統經濟壟斷的全球嘗試,只要它與亞投行結成姊妹關係,就是一個全球新興經濟網絡。又如中國提出的「APEC自貿區」,一旦成事,也很可能和亞投行、金磚行緊密合作,美國在亞太區的經濟優勢、乃至美國正建立的TPP體系,都只能處於守勢。

整個戰略,在國際關係理論層面,可看作「制度現實主義」(institutional realism)的一環。通過製定新的國際平台,設定遊戲規則,從而挑戰、或起碼大幅度修訂現有美國主導的戰後世界秩序,一直是習近平時代的外交指導思想。以往美國也想到中國要挑戰既有秩序,但一般相信中國未有實力全面博弈,想不到的是習近平外交懂得借力打力,希望整合一系列新興國家來和美國周旋,看來在未來二十年,世界的權力格局將會持續演化,目前不過是前哨戰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