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9日星期一

伊斯蘭國向歷史宣戰?

繼連串血腥殺人短片後,伊斯蘭國(IS)又發布影片,這次「遇害」的輪到伊拉克摩蘇爾博物館及考古場內一些神像、文物遺產及整個亞述古城。其實早在去年七月,IS就在摩蘇爾及塔爾阿法鎮的戰鬥中,摧毀至少十座古老什葉派聖殿或清真寺。IS認為這是出於宗教熱情,但這是否目的之全部?

在國際社會,破壞古蹟代表的不文明程度,有時較純粹戰爭殺人還嚴重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阿拉伯聯盟等紛紛指摘IS犯下可恥罪行,形容破壞文物是野蠻人行為。

國際普遍認為,即使處於戰爭狀態,都不應破壞侵略所得的文物遺蹟。早於1930年代,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洗禮,不少歐洲博物館已有應對戰爭計劃,例如為文物備列清單,又預先制訂文物撤離路線與收藏地點。

二戰時,美國更有一隊Monuments,Fine Arts, and Archives(MFAA )專責小組,成員有考古學家與歷史學者,深入戰區搜救文物,也於戰後把遭德軍搶走的文物完璧歸趙,事蹟拍成電影《古文明救兵》(The Monuments Men)。

二戰後,各國進一步達成戰爭不應涉及文物的共識。1954年《海牙公約》簽署,保障文物在武裝衝突下之安全。

1996年,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、國際檔案理事會及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組成「藍盾國際委員會」,負責於緊急情況下保護文物。

打心理戰 吸納新血

但愈是這樣,IS的行為就愈顯得激進,因為根據其邏輯,整個不容破壞古蹟的規矩,就像世界要由主權國家主導的規矩,只是「異教霸權主義」建構出來,連相關禁忌也要挑戰才顯氣魄,這便能吸引全球最激進的受眾,哪怕只有0.01%,已足夠IS獲得持續的新血。

破壞文物也屬心理戰一部分,以對付異教徒。影片中遭破壞的都是古巴比倫、古亞述的雕塑神像,有摩蘇爾大學考古學教授憂慮,當地人失去文物作為精神象徵及符號,今後不能再以摩蘇爾文明為榮,本土身份認同隨之喪失,因文物是傳統留下的遺產,代表着現代社會對傳統的身份認同。IS的意識形態正是要取締各地地域主義,才能號召全體穆斯林奉獻給宗教。

歷史上,曾有不少透過破壞文物去打破當地人身份認同的例子。拜占庭帝國在8世紀時為確立東正教,破壞羅馬教會的畫像及雕像;17世紀英國內戰中,清教徒摧毀中世紀雕像與教堂;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壞文物及孔廟的行為,更多不勝數。

相關文物為什麼這時候才遭破壞,也值得深思。IS一向在攻下城鎮後,會搶劫當地資源,例如銀行、軍火庫及油田等,作為經費來源。黑市轉售文物,也是圖利門路之一。

倫敦大學學院考古部門講師阿爾塔韋爾(Mark Altaweel)觀察到,IS影片中的雕像若是真正文物,沒可能有金屬支架,懷疑那些只屬膺品,目的只是提升文物在黑市的價格。伊拉克博物館主管拉希德(Qais Hussain Rashid)認為,IS雖破壞雕像,但保存了最值錢的雕像頭部,在黑市仍有轉售價值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