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1日星期日

台灣書院:中華軟實力再思

本欄早前談及孔子學院與中國軟實力,與之最有趣的對比,大概是海峽對岸創立的「台灣書院」(Taiwan Academy)。

台灣書院在2011年10月成立,至今規模很小,僅僅維持在美國紐約、侯斯頓、洛杉磯三間。2010年初上任的台灣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曾表明,礙於經費、人員、據點等現實限制,台灣書院必須走所謂「小而美」的路綫;「小而美」也在之後為文化部長的龍應台強調,成為台灣官方的宣傳口號。數年來,雖然台灣書院在擴展規模上絕對難跟孔子學院匹敵,但孔子學院屢傳出干預學術自由、遭合作海外大學師生反對、甚至考慮停辦等消息,台灣書院未必不能憑「小而美」競爭。

說到台灣書院的誕生,要從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說起。當時馬英九宣佈一旦當選,將「廣設」台灣書院,以抗衡孔子學院。在馬英九個人看來、也是不少海外漢學家看來,台灣理應較中國大陸更完整地承傳了中華文化,正如他在「文化白皮書」寫道:「台灣是華人文化重鎮,舉凡儒教、佛學、禪宗、文學、建築、工藝、傳統民俗等,均得到較其他華文地區較為完整的保存與發揚。」。雖然大陸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上升,才令外國人有集體學習中國文化、簡體字中文等趨勢,但台灣未嘗不可搭便車。

了解背景,我們自能明白台灣書院與孔子學院之間最常被比較的,必然是兩者所持的「傳統中國」概念。孔子學院以向外國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,以「孔子」命名學院,不過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對孔子的批鬥,以及對傳統中國文化的負面影響廣為人知,而孔子學院教授的亦是簡體字,與中國傳統文化、特別是在接受傳統漢學教育的那些西方人眼中,始終存在矛盾。除了文化上的「傳統中國」,政治上因為要堅持政治正確,漢辦主任許琳接受BBC訪問時,亦不諱言孔子學院所聘任的教職員,均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,而這與西方主流社會容許的模糊空間,亦有所距離。這些線索,難免令不少西方受眾人質疑孔子學院弘揚的「傳統中國」文化,僅是為中共的政治觀點背書,並非為發揚中國「軟實力」的學術機構,卻是宣傳「硬實力」的政治部門。當然,基於現實考量,他們還是可能到孔子學院學習漢語,但這並不代表必然認同北京。

相反,台灣書院在文化上,以整合華文教學和正體字推廣為宣傳重點,似乎更符合傳統中國的概念,對海外對中華文化有興趣的人而言,更有助了解漢學的文化脈絡。台灣書院網站上的宣傳文案寫到:「正體字是中國社會自商朝起、三千多年來所使用的文字,是認識中華文化無可取代的鎖匙,全球使用正體中文的人 口主要在台灣,台灣對正體字的發展及保存自有重要且不可取代之地位。」加上台灣書院強調透過多元、開放的華語教材、教法,呈現台灣的民主自由、學術自由理念,標榜「中華民國和平、自由、多元的基礎上所蘊育出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」,起碼符合西方口味。台灣書院也處理了台灣作為非「中原」而推廣中原文化的尷尬背景,刻意提到將「台灣研究」與「漢學研究」融匯結合,也對境內綠營有所交代。

不過,台灣書院在理念上雖然比孔子學院更切合西方口味,但也「完美」地繼承了西方官僚體制的弊端。由14個機構「整合運作」的台灣書院被指是疊床架屋,在效率上不及孔子學院由國家漢辦主理。而以正體字、注音符號教授中文,雖理念上更切合中國傳統文化,但例如在美國,「中文熱」早被簡體字和漢語拼音所主導,除了學院派外,一般西方人未必能明白繁體字對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,民間也未必有深入理解中國傳統文化而務必使用繁體字的需要,因此台灣書院的繁體字教學並不被看好,起碼相關宣傳並未能在海外落地生根。

今年中共全國兩會上,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(民革中央)提交了《關於孔子學院與台灣書院合作共促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提案》,呼籲建立孔子學院與台灣書院的合作,互補教學、交流文化傳播經驗,當然,也總結出提案的終極目標是「擴展『一個中國』的共同影響,加強兩岸統一的文化心理基礎,對復興中華文化軟實力、共圓中華民族夢具有歷史意義」。雖然估計台灣書院不會買帳,但兩岸在文化傳播上的合作和合作形式,確實值得進一步研究。畢竟兩岸都無法完全代表中華文化,只有將自己包裝成中華文化的「正統」,或是比對方更完整地繼承了傳統中華文化等等的不同論述,這樣一來,中華文明的整體軟實力,才能真正發揚光大。

沈旭暉 亞洲週刊 2015年3月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