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

《今生不再》/黎明

當「去殖化」忽然成為社會議題,港英時代的種種文化、遺物,反而倍加教人珍惜。回歸後上映的《玻璃之城》,大概是近年最富港英殖民情懷的愛情故事,描述精英主義盛行的香港大學、那一代人略帶造作的優雅,教人無限欷歔。黎明雖然貴為「四大天王」之一,同代男生卻幾乎一致以「不聽黎明」為品味,直到出現電影主題曲《今生不再》,才算有了傳世之作。

這首林夕的歌詞,表面上,說的不過是一個愛情故事,但配合了電影劇情,有了英治的背景、保釣的激情,一切就可以雙重解讀。《今生不再》的「今生」,除了一雙戀人的今生,也是香港的「今生」:「玻璃倒影映了今生不再的幻象」,「今生」(1842-1997)的輝煌,和逝去的愛情一樣,只是「幻象」。「但我怎知道這份執迷/抱入來世/仍在你軀體」,這裏的「來世」,固然是情人的來世,但何嘗不是香港沒落後的「來世」(1997-),有種難以觸摸的無奈?

至於「同渡過這盛世/隨手都採到星火的美麗」,「盛世」自然不是回歸後的「亂世」,而是主角就讀港大的七十年代,那是麥理浩時代的香港,被稱為「黃金十年」。電影開場和落幕都是回歸煙花,但在「盛世」,「星火的美麗」反而「隨手都採到」,不用刻意粉飾太平,那才是人心所向的時代。

香港回歸前的一刻,也許屬於香港的歷史最高峰:英國總總高壓殖民管治,在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基本不見了,而中國的國家機器還未進入,中國經濟也未崛起,「港人治港」反而最接近現實。其時香港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首屈一指,港產片、包括黎明在內的Canton Pop都處於全球傳頌的全盛期。成長在那時代的香港人,回頭看,實在幸福,就像「天空正掛著今世最亮的月亮」。可是前景卻是灰暗的:「蜚短流長未來將怎麼設想」。

假如那段港英的愛情,象徵了港英的盛世,結局自然是悲觀的。《今生不再》結尾一句「種種恩恩愛愛/可伸展多少世代仍在唱」,問的是未來「多少世代」還能傳承,其實物是人非的答案,已呼之欲出。還要再加一句「種種恩恩愛愛/不可多得的美麗但無常」,再說出香港曾經的「美麗」,只是歷史的偶然,乃「不可多得」,而美麗的事物總不能長久,這份「無常」,比愛情的剎那璀璨歸於寂滅,更令人掩卷長嘆。

沈旭暉 now 娛樂生活 2015年11月6日
http://news.now.com/home/life/player?newsId=156922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