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1日星期日

國際政治夢工場: 《日本的最長一天》

2015年是二戰結束七十週年,不少以日本戰敗為背景的電影陸續上映,包括《日本最長的一天》。同一故事曾在1967年拍成同名電影《Japan's Longest Day》,兩電影同樣改編自半藤一利的小說,情節大同小異,不過放在21世紀,卻格外有借古諷今的味道。

劇情圍繞在1945年8月14至15日這「最長的一天」展開,日皇裕仁在宣告「終戰詔書」前,主和及主戰派如何角力。裕仁及首相鈴木貫太郎明白大勢已去,主張早日了結戰事,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則一方面代表著陸軍意志,主張與盟軍「本土決戰」;另一方面壓制激進派軍人,儘量為天皇爭取迴旋空間。少壯派軍官最終孤注一擲,製造「宮城事件」逼宮,企圖借兵變阻止主和派發佈「終戰詔書」錄音,最終事敗,全軍覆滅,這段歷史在筆者介紹另一電影《日落真相》時也曾述及。

新版加入東條英機的象徵意義

原版1967年電影中,並未有加入東條英機一角,新版卻出現了這名最廣為人知的軍國主義領袖,而且戲份頗多。例如說東條走進陸軍省及參謀部教訓軍官,指軍人對「國體」忠誠,非止於對天皇旨意完全臣服,而在於對民族長遠考慮;又說他要求軍官竭力進諫阻止天皇投降,甚至親自入宮作最後努力,而被天皇面斥云云。這明顯是政治手術,目的自然是襯托天皇的「無辜」和「仁慈」。其實在1945年,東條早已被趕出內閣,原版沒有角色才是正常的。但在新版,他卻成了激進軍人的精神領袖,其訓言似乎直接激發了以畑中健二為首的年青軍官謀劃「宮城事件」,象徵軍國主義的苟延殘喘。有了東條的「激進」,天皇就輕易得到道德高地。根據正史,東條要是沒有天皇的無條件信任,是不可能權傾朝野的,不過因為戰後需要,就被按下不表了。

電影導演原田眞人受訪時,曾被問到對畑中健二等年青軍官角色的刻劃頗為正面,是否暗示對右翼軍國主義的肯定;導演聲稱《日》是反戰電影,因為年青軍官們即使滿腔熱血,亦無法改變局面,可見「勇武」之於事無補。然而同樣值得注意的是,電影的東條及少壯派經常提及日本「國體」,暗示「國體」比天皇本人重要,這也可算是今天安倍政府推動日本「普通國家化」的理論基礎之一。在降書中,日皇權力被寫為「subject to」盟軍最高指揮官,陸軍及外務省對用詞分別譯作「隸屬」及「受制於」,而前者譯法被視作根本上顛覆國體。雖然這個「subject to」的年代早已終結,但日本《和平憲法》至今還是受制於戰敗框架,在右翼分子眼中,「國體」依然不完整,因此東條的姿態雖然激進,訴求卻是暗合今日日本右翼潮流的。

美國原子彈與蘇聯宣戰:日本投降關鍵為何?

戲內另一值得細味的枝節,在於日本投降的關鍵。一般主流史觀相信,美國的兩顆原子彈,令日本意識到不可能戰勝,自然是投降的最大動機,但電影的轉淚點卻是蘇聯對日宣戰。據電影記載,主和、主戰派本來在討論投降條件上一直未達共識,依然期望奇蹟,其中一個可能製造奇蹟的角色,正是蘇聯。雖然日本在二戰早期一度和蘇軍駁火,但不久就在1941年簽定的《日蘇中立條約》,蘇聯一直沒有對日宣戰,令日本寄望蘇聯向盟軍斡旋。1945年4月上台的鈴木,也希望在投降條件上向盟軍討價還價,寄望的也是蘇聯。殊不知在1943年德黑蘭會議,英美蘇領袖已同意蘇聯在對德作戰完結後,加入對日戰線;在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,蘇聯同意在德國戰敗後三個月內對日宣戰。1945年8月8日,蘇聯正式向日本宣戰,這對西方而言已是太遲,對戰爭後期情報系統越來越失靈的日本,卻是晴天霹靂。

究竟蘇聯是遵守「三個月之約」,還是在日本被原子彈攻擊後佔便宜,依然是無頭公案。但日本失去最後「體面戰敗」的渠道,當成定局。當時就算美國投下原子彈、大規模轟炸東京等城市,「本土決戰」及中國戰線,依然是日本可還價的籌碼,但蘇聯最後一刻背信棄義,除了令日本失去議和中間人,亦令朝鮮、滿洲等戰線急轉直下,假如戰爭持續,也許連北海道也不保,甚至像德國、韓國那樣被分裂。這些描寫,鋪墊了為何日本戰敗後,迅速倒向交手數年的美國,反而對長年簽訂「中立條約」的蘇聯心懷怨忿,滋生了強烈反共主義。這筆帳到了今日日本,其實還在算。

陸軍與海軍角力的現實意義

電影如何刻劃主和派這「派系」,也可圈可點。眾所週知的是,日本自明治維新後,陸軍和海軍就長期不和,陸軍親德,海軍親英,意識形態、戰略訓練都大異其趣。編制上,海陸軍於大本營(又稱帝國總司令部,直屬天皇)平起平坐,內閣有陸軍大臣及海軍大臣代表陸海軍行政省,陸軍參謀總長及海軍軍令部總長則代表大本營。電影對這種內鬥不但毫無忌諱,還幾乎將這種「戰場上的辦公室政治」放在主軸。

二戰初期,海軍出身的首相米內光政(於日本投降時為海軍大臣)、山本五十六等海軍高級將領反對向美國宣戰,引起陸軍大臣畑俊六不滿,以請辭、不推薦現役將領出任陸軍大臣等牽制,令米內內閣倒台,也令海軍失去話語權。及後近衛文麿組閣,任命東條英機為陸軍大臣,陸軍「統制派」日益壯大,造就陸軍出身的東條上位,並策動偷襲珍珠港,這些都是海軍所不認同的,另一電影《山本五十六》即以山本為悲劇英雄。東條於菲律賓海海戰戰敗後倒台,亦代表其派系影響力下降,雖然其時日本海軍已七零八落,卻還是得到回朝的機遇。

片中多次描寫陸海軍角力,如雙方領袖於鈴木組閣時,一方堅持「英式海主陸輔」,而另一方堅持「德式陸主海輔」軍事原則。陸軍抗拒投降,除了因為600萬將士仍在前線作戰,也因為少壯派軍官不甘俯首於由前海軍大將、服海軍預備役的主和派首相鈴木貫太郎。片中多次提及鈴木身上的槍傷,正是由陸軍政變「二二六事件」所致。「二二六事件」詳情非本劇主線,但亦有在講述「宮城事件」時被提及,那是1936年由陸軍「皇道派」青年軍官發動的政變,雖不成功,但令政府恢復「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」,為軍人主政揭開序幕。東條當時任關東軍憲兵司令,借逮捕參與政變軍官,肅清「皇道派」,令陸軍「統制派」主導政權。這種描述,令日本投降的關鍵,變成「海軍的理性戰勝陸軍的狂傲」,在日本人看來大概貼近事實,但在外國觀眾看來,卻不免有開脫之嫌。巧合的是,現在日本海軍正在擴充中,因為安倍要「普通國家化」、在海外執行任務,特別是針對中國,就少不了海軍的角色。海軍在這時候被宣傳為「和平之師」,也就順理成章了。

沈旭暉 信報財經月刊 2015年11月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