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(TPP)在10月5日達成協議,成員國數字上涵蓋全球40%的GDP,以及全球33%的貿易,勢將改變亞太地區貿易流向,可能令越南成為亞太經濟轉型期的大贏家,甚或有人憂慮中國失去主導國際經濟體系的機會。
姑勿論相關預測是否過慮,又或TPP會否雷聲大雨點小,TPP能否準時面世亦是一大疑問,原因是連美國國內對TPP也未有共識。在目前眾多美國總統參選人當中,持保留態度的便佔了多數。
舉例來說,民主黨熱門參選人希拉莉對TPP始終左右為難,這可追溯回她與奧巴馬政府的複雜關係,以及多年前的往事。2008年,她與奧巴馬競逐總統候選人提名時,已就北美自由貿易協議(NAFTA)表現出模糊立場,當時奧巴馬曾說:「事實是,直到開始競選總統之前,她一直在為NAFTA說好話,但競選後變得富批判性。」
現在希拉莉應付TPP的兩難也一樣。一方面,奧巴馬稱TPP會令美國更具競爭力,且能創造就業,對此希拉莉的那些年,不會毫無參與。但另一方面,以美國勞工總會及產業勞工組織為首的民主黨基層,卻擔心TPP只會導致工種外移,減少工人工作機會。
希拉莉近日受訪時,表示她看重的是提升薪資及保護國家安全,而她理解的TPP,一則有貨幣被操控的風險,二則不大可能創造更多工作機會,似暗示即使要加入TPP,協議條款也還有不少微調空間。
捲入美內政 結果不可測
共和黨那邊廂,極為矚目的參選人富商特朗普反對TPP的色彩更鮮明。他曾以一貫的誇張語氣批評說:「TPP是攻擊美國企業,不能阻止日本操縱滙 率。」日前,《紐約時報》刊載一幅漫畫,題為《TPP讓美國企業高興不起來》,稱TPP的價值大部分只在於戰略性制約中國,但在經濟上,「這份貿易協定可能難收奇效」。根據特朗普好鬥的世界觀,制約中國可以有大量途徑,例如在南海與中國衝突便更直接,根本毋須實行如此迂迴的經濟策略。再者,TPP可能重燃美國與日本的經濟矛盾,只會令特朗普的清單上有更多敵人。
當然,另一些參選人對TPP還是相對正面的。例如共和黨參選人傑布布殊的發言人稱,貿易是提振經濟增長的關鍵,「TPP則是美國主導國際貿易系統規則的大好機會」,這大概與他擔任州長期間引資的經驗有關。另一名共和黨參選人、俄亥俄州州長卡西奇(John Kasich)說「整體上」支持TPP;同是共和黨參選人的魯比奧(Marco Rubio)則稱,美國「不能自絕於全球95%消費者之外」。
問題是,當TPP捲入美國內政,已不可能簡單直接獲全盤接受,整個討論過程將變得冗長,且頗有不可測性。如此這樣,中國便有足夠空間好整以暇,慢慢回應,而TPP達成協議公布一刻的震動,屆時早已被消化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