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訪問英國,然後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,西方大報紛紛以「英德競相討好中國」、「歐洲為經濟利益妥協價值觀」等為題報導,而某程度上,這也是事實。其實和英國相比,德國的中國政策轉型得更早,兩國的互補空間可能更多,德國在中國的利益也比英國多。
目前中國是德國這工業大國的第二大市場,僅次於法國;2014年,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量佔歐盟接近一半,遠高於英國的10%、法國的9%。日前中德同意在法蘭克福成立「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」(Ceinex,簡稱中歐所),反映中國對歐洲金融界的吸引力,以及德國希望從中扮演的領頭角色。除芬蘭外,德國是唯一一個對華貿易能有順差的歐盟國家;而英國對華的貿易逆差,則要高於歐盟五大經濟體的其他國家。與此同時,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與美國傳統基金會的數據,自2005年起,英國亦非中國對外投資的首選地,排名比美國、加拿大、巴西、印尼、俄羅斯等都要後。
回想默克爾再任初年,一度提出搞「價值觀外交」,聲稱要以是否符合德國價值觀來判斷與世界各國的外交關係,對華姿態彷彿十分強硬。但轉眼間,「德國價值觀外交」已成歷史名詞,德國知識份子都懷疑,政府對此再也沒有興趣。2007年,默克爾與達賴喇嘛會面,引起中國強烈不滿,此後她少有對中國異見人士作公開表態,也避免高調批評中國,甚至因此得到《環球時報》「讚許」。Katrin Kinzelbach的著作《歐盟與中國的人權對話:靜默外交及其局限》,以「靜默外交」形容中歐關係,主導的正是德國,並認為這是處理人權問題的失策。
然而,「靜默」畢竟不代表認同,也不代表不「工作」,只是「不刻意高調」而已。這次默克爾訪華前,大概是汲取英國被指過份低姿態的關係,就表明會和中方談人權、民主問題,對此北京其實不會介意,因為現在中國外交方略也很希望談自己對民主、人權的中式定義,但國民看來,德國就沒有「叩頭」。而且默克爾也安排了和北京的維權人士會面,雖然內容沒有公開,依然「靜默」,但姿態上對國內、國際民眾已大大得分。
說到底,《金融時報》有一篇署名文章「中德特殊關係能走多遠?」,代表了一般德國人面對中國崛起時的務實,認為中德關係只能維持在經濟層面,而不會輻射到政治層面。德國論政經影響力已執歐洲牛耳,透過拉近與中國關係、提升一己全球影響力,只是順理成章;但要德國認同「中國價值觀」,則始終是不可能的。適當時候做一些低調動作,「站著賺錢」,北京其實不至於介意。
英國的最新對華政策,也是仿傚德國榜樣,希望借中國取得經濟轉型的機會,但不代表會離棄美國,只會借對華關係作籌碼,鞏固自身的價值。然而相較下,英國對華政策面對的風險,似乎比德國要大。英國一改以往嚴厲批評人權問題的態度,已付出失去「道德領導力」的代價,而這種話語權對英國的重要性,一向大於德國,因為英國軟實力過往強調道德,低調本身就是反差;相反德國則主要宣傳高效、紀律,以及近年的國際責任,只要稍微有些人權範疇的表述,已是bonus。
另一方面,2014年,中國其實只是英國第六大出口地,後於西方盟友如美法德。論雙邊貿易,英國能在華得到的短期效應及不上德國;倫敦要借人民幣離案中心鞏固世界金融中心地位,則不是短期內能見成效。而且英國和歐盟關係若即若離,將舉行脫盟公投,一旦疑歐派主導國政,是否符合中國利益亦屬疑問,因此中國斷不會給予英國獨家優惠;而德國的不可測性相對較少、處於歐盟核心,更符合中國長遠的外交價值。假如中國崛起持續,數十年後,就算和英德都保持友好關係,德國更容易成為平起平坐的盟友,英國的角色,卻可能逐步變成「英屬香港」。
小詞典:「隱形冠軍」(Hidden Champions)
自從德國主導歐元區經濟後,國際地位持續上升,默克爾也成為希特勒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德國領袖。2013年,德國GDP位列世界第四,工業產品質素優良、技術領先全球,且創新力強,是歐洲五大汽車生產國之首。德裔哈佛策略專家西蒙(Hermann Simon)曾以「隱形冠軍」形容德國執世界牛耳、但低調的中小企業,認為它們對德國發展貢獻極大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