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
星洲納Uber 城市更Smart
從前在新加坡,「的士問題」是最令人不滿的生活問題之一,的士既不如香港那樣隨處可見,司機拒載也相當嚴重,繁忙時間在的士站往往等上一個小時,總之談起的士便滿腔怨氣。但近來每次到該國,都能安心使用Uber服務,不少朋友打趣說:「新加坡從此不一樣。」在香港政府稱要試驗「聰明城市」(smart city)的同時,Uber營運卻受打擊,相較下,獅城明顯要「smart」得多。
今年3月,新加坡通過法例容許Uber這類經營方式,但當然是有一定限制,例如規定Uber車主不可在馬路或停車場隨意接客,最終車資不能超過原先議定的價格,車主載客每日不能超過若干次數等,但都屬合理及可操作範圍,不會出現香港那種「放蛇」行動。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的子公司甚至有投資一些類似的士App,這才是以行動證明政府的支持。Uber在Facebook也公開讚揚獅城政府的做法,更顯得香港政府昔日引入Uber卻又把其除名那樣出爾反爾的荒謬。
無視將來 怎有現在
新加坡政府的思維,可從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的遠景理解。此委員會有數項目標,包括提升新加坡人應變力,以迎合未來新科技及各種新行業需求(須知新加坡人長期被批評缺乏創意);同時加強該國企業家精神與創新力,激發新加坡經濟潛能。
新加坡貿工部長(工業)易華仁10月出席新加坡經濟政策論壇時,亦提及Uber。他承認新科技確會為既有企業帶來很大衝擊,例如Uber會影響傳統的士從業員生計,但其軟件有龐大市場潛能,且有社會價值,暗示總體而言乃必要趨勢。新加坡政府嘗試做的,便是在保護傳統行業免受即時巨大衝擊的同時,營造有利創新的環境。
港英時代的香港政府,完全有今天新加坡政府的視野。七十年代,香港郵政本來被政府壟斷,DHL是首間提供「點對點郵政服務」的速遞公司,當時帶來的反壟斷挑戰,猶如今日Uber。當時法例規定,所有郵政服務都須經郵政局處理,DHL一度遭警方調查,政府也曾考慮修改法例封殺DHL。但折騰了一會,港英明白到大勢所趨,便為DHL大開綠燈,其後速遞公司業務在香港快速發展,成為香港經濟增長動力之一。
今天的Uber問題,不單是的士問題,也是資訊科技改變生活的大勢,對此新加坡已比香港超前很多步。外交期刊Foreign Policy不久前發表文章The Social Laboratory,介紹新加坡政府如何積極引入科技,蒐集與利用「大數據」帶動國家發展。雖然這類科技若應用不當,足以像最新一集007電影講述那樣,成為監視民眾的大型國家機器系統,但同時也確能便利民生。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發展出家居康復系統Home-Rehab,利用平板電腦,配以相關感應器,讓病人安坐家中也可獲部分醫療服務,既可令病人減少長途跋涉覆診次數,節省輪候街症的時間,亦可幫助醫護人員遙距監察病人復康進度,這便是未來。
假如一個城市對未來大勢無視,又怎能有現在?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