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2日星期五

香港特務故事:回顧崔銀姬事件

日前香港出現「脫北者」事件,令香港的「國際特務中心」地位,再度受國際社會關注。這自然並非香港首次捲入南北韓紛爭,相關題目,足以寫成長篇小說或學術專著,情節絕對比以南北韓為背景的港產電影《赤道》更精采;其中最矚目的一宗綁架案也值得今天重溫,當事人是南韓著名演員崔銀姬,而綁架者則是北韓特工。
時為1977年,南韓影后崔銀姬的事業陷入低潮,巧逢有「香港商人」接洽崔銀姬,說希望協助她在香港這個「亞洲電影中心」發展演藝事業。崔銀姬信任「香港」的品牌,於1978年隻身前來香港,與數名「韓裔港商」(其實是北韓特工)會面,相約在淺水灣進一步洽談;隨行乘車前往淺水灣後,她隨即遭等候的北韓特工綁架、麻醉,一夥人乘坐比「洗頭艇」更快速的汽艇駛入公海,8天後輾轉到達北韓。

事發當時,北韓特工在港的行蹤並不為公眾、甚或港英政府部門知曉,崔銀姬的失蹤引發轟動,港英政府高度關注,旋即成立專案組調查。根據當年跟進相關報道的資深媒體人張鼎光撰寫的回憶錄,當時警方以「一般綁票案件」為方向調查,期間傳出桃色情殺等猜測,然而這一調查途徑毫無進展。

據當時報章記載,港英警方先後會晤了上百名在港工商界、韓裔人士,進行調查取證,南韓、日本的新聞記者也不斷跟進,令事件上升為國際層面的大新聞。再後來,有潛伏於香港媒體界的情報人員利用港媒放風,指崔銀姬「可能」已遭北韓特工綁架至北韓,南韓駐港領事館亦發表聲明提出上述可能性,韓方情報人員和國際刑警也先後參與調查。港英政府在事件後期態度就轉向低調,未進一步表態,因為一切已變成最高層外交。

策劃綁架的據說就是當時的「太子」金正日本人,原因據說是他個人對電影的執迷。金正日早年主管宣傳和影視產業,對荷里活電影尤為愛好,不時命令北韓駐西方外交官搜集大片拷貝,我也從不同外交官聽過這類故事。為了「振興北韓影視業」,金正日想到把崔銀姬「請來」,又同情崔銀姬來到平壤後寂寞,再順道把她的前夫、南韓著名導演申相玉綁來「解悶」。二人被困於北韓整整8年,取得金正日信任後,終於借1986年參加柏林影展的機會,在維也納衝入美國大使館尋求庇護,逃出生天,上述匪夷所思的經歷,才得以曝光於世人面前。

從崔銀姬事件中,我們不難想象回歸前香港的情報活動是多麼頻繁,而當時香港作為「東方卡薩布蘭卡」、「遠東情報中心」的國際地位,確實名不虛傳。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,還有崔銀姬本人事後的回憶。在2006年釜山國際電影節上,崔銀姬評價金正日「對於電影製作相當在行」,指金正日對自己的影視業發展「提供了不少幫助」,亦不避諱地承認在朝期間受到物質上的優越待遇,稱「除了綁架這件事,其他(遭遇)都不算差。」根據崔銀姬回憶,金正日甚至考慮過開放北韓,但因擔憂金氏政權受衝擊,才未有實際行動。她與前夫逃脫時,特意帶走了一批有關金正日言談的錄音帶,讓世界得以一窺這位獨裁者的日常。聽聞金正日去世時,崔銀姬表示「為逃離事件向金正日道歉」,並希望「這件事之後南北能夠統一」,可見她對金正日不無情義,也被不少評論指為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」。到了金正恩時代,一切似乎連金正日僅有的「人情味」也欠奉,卻又更懂得軟宣傳,假如你是北韓人,難道會不考慮「脫北」嗎?

小詞典:《平壤怪獸》

被北韓綁架的南韓導演申相玉在北韓受金正日督導拍攝的影片,號稱「北韓版《哥斯拉》」,該片於1985年完成,申相玉、崔銀姬二人正是借此片贏得了參與柏林影展的機會,成功出逃。該片曾於2000年在南韓首爾上映,是首部於首爾上映的北韓電影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