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9日星期五

Illeism:漫談戴高樂到特朗普

不久前一位香港立法會候選人不斷以第三人稱稱呼自己,成為網絡一時話題;這種Illeism作風,其實是十分有趣的國際關係題目,不妨稍作介紹。
Illeism這一詞彙源於拉丁語ille,即第三人稱he。在文學創作和論文寫作時,不少作者時常以第三人稱代指自己,這是力求達致文字表達的客觀。然而,不少人會在日常生活和交談中,頻繁以自己名字而非「我」來自稱,這卻別有意義。

目前我們所知的最早Illeist,當屬古羅馬凱撒大帝,他在《高盧戰記》一書頻繁以「凱撒」而非「我」來記述;近代較著名的Illeist有西班牙藝術家達利、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、1996年美國總統候選人多爾(Bob Dole)等,如今在美國大選備受矚目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,也頗有Illeism傾向。

為什麼有人在日常生活和演說中,頻繁地以第三人稱代指自己?心理學的解釋是,這種語言習慣反映出說話者潛意識兩種較為強烈的情緒:或者是非常高傲,或者是非常謙卑;而前者較為多見,但更常見的還是一種自卑+自大的複合情結。一方面,不少王室成員或具有較高社會地位者,有時會以這種表達方式,把自己與「普羅大眾」區別開來;而那些自視頗高者也會頻繁地作此表述,以示自己的名字真的是somebody。

另一方面,一些領導人要顯示自己依然是「普通人」時,也喜愛以這方式拉近與民眾的距離,典型例子是時常「阿扁」前「阿扁」後的陳水扁。

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將軍的Illeist作風,尤其值得一提。他頻繁在演說和自傳中以第三人稱代指自己,如「求助於戴高樂的願望日益強烈」、「除戴高樂之外無人可以勝任」等。《時代》周刊曾對戴高樂的自傳作出如下評價:戴高樂對自己的自信和高傲流露於字裏行間,因此戴高樂才可以如此頻繁地以第三人稱代指自我,而不覺得尷尬(也就是暗示其他人採取這風格,可以讓聽眾相當尷尬)。

而在當下,特朗普的 Illeism 也成了政治分析熱點。美國心理學家Kim Schneiderma認為,特朗普本身可謂典型成功人士,對自己充滿自信,才喜歡說「Trump」如何如何,加上「Trump」這名字具有王者風範,他再三提醒選民自己是「王牌」,也是形象建構的一部份。早前一個美國電視節目把「Donald Trump」稱為「Donald Dump」,把「王牌」變成「垃圾」,名字就霸氣盡失。假如他的名字真的是「Donald Dump」,還會否「Dump」這樣這樣、那樣那樣,就大概不見得。

美國另一位政治傳播學研究者Elizabeth Ossoff就提醒我們,Illeism 不可過分,否則可能收到反效果,讓人產生抵觸情緒。1996年, 多爾競選總統初期,就正是因為頻繁以第三人稱指代自我,而遭到媒體嘲笑,亦被競選對手諷刺,以至於他不得不聘請專業演說教練,來幫助自己改正 Illeism 的習慣。說到底,假如未到達某個級別,就以Illeist方式稱呼自己,實在有點滑稽,戴高樂能做的,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,切記。

小詞典:戴高樂 (Charles de Gaulle, 1890-1970)

20世紀法國最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,於二戰期間法國淪陷後,領導自由法國運動抵抗納粹德國,成為法國勝利的頭號民族英雄。戰後曾任第四共和總統,不久因政潮去職,但聲望依然,並於1958年被請出山,建立第五共和,擔任總統至1969年,領導的「戴高樂派」成為法國政壇主流至今,奉行獨立自主政策的「戴高樂主義」,也依然是法國政壇的指導思想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