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是世界範圍內的大選年,除了萬眾觸目的美國大選、英國公投,中美洲小國尼加拉瓜也在進行大選。這次選舉最特別之處,在於現任總統奧爾特加(Daniel Ortega)提名其妻子為副總統候選人,如若成事,則將上演「總統夫妻檔」。除了尼加拉瓜,在當代政治史上類似把國事變成家事的例子還有不少,我們不妨一併回顧。
奧爾特加本人的從政經歷可謂幾起幾落:上世紀70年代,他領導抵抗軍「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」(FSLN) 推翻尼加拉瓜右翼獨裁政權,建立左翼軍政府,不過在80年代受到美國資助的反對派武裝抵抗,國內局勢不穩,導致90年代連任失敗。此後,他曾數次再度參選總統,都以失敗告終,直至2006年才,再度穩定總統寶座,並於2011年成功連任。2014年,尼加拉瓜國會通過議案取消對總統連任限制,是以奧爾特加今年準備再度參選。奧爾特加的執政風格帶有強人政治特點,內政外交強調獨立自主,兼打「穩定」牌,在民眾中確實享有一定支持率。
不過在尼加拉瓜國內,奧爾特加的曝光率其實並不如他的妻子、現尼加拉瓜政府首席發言人穆里略(Rosario Murillo)。穆里略每天代表政府在電視新聞上頻頻出鏡,作風高調,喜好濃妝艷抹,尼加拉瓜民眾對「第一夫人」的直觀印象,比對總統本人更深。穆里略也絕非「花瓶」角色:她本人是詩人,掌握西班牙語、意大利語、英語、法語,並能閱讀德語,早年又曾參加過「桑地諾革命」,可謂能文能武。穆里略有此種軟實力和超高的人氣,奧爾特加將之提名為副總統,顯然是希望她能為自己三度連任助力,而外界觀察普遍認為,這一策略很可能湊效。
除了尼加拉瓜,在南美洲還有一個不時由夫妻主政的國家:阿根廷。上世紀40年代,阿根廷軍方將領胡安.庇隆(Juan Domingo Perón)推翻前政府建立新政權,自己成為新任總統,而他的妻子伊娃.庇隆(Eva Perón)就出任勞工部長一職。伊娃.庇隆出身貧寒,她以此為優勢協助丈夫團結阿根廷社會中下層,本人在阿根廷享有極高的聲望,也在實際上擁有相當大的決策權。在50年代初,伊娃.庇隆還遠赴歐洲為阿根廷在二戰中的中立角色做宣傳,成為阿根廷軟實力外交的操盤手。她本人被成為「庇隆夫人」,與丈夫搭檔治國的經歷也成為一段傳奇,已成為永遠的國母。
庇隆夫人在1952年去世,年僅33歲。胡安.庇隆後來又娶伊莎貝爾.庇隆(Isabel Martínez de Perón)為妻,當1973年胡安.庇隆第三度參選阿根廷總統時,伊莎貝爾就以副總統身份與丈夫搭檔競選并雙雙成功當選。不過,1974年胡安.庇隆因病逝世,伊莎貝爾就接替丈夫成為了阿根廷總統,亦是阿根廷乃至整個南美洲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。
在本世紀,阿根廷再次經歷了一段「夫妻總統」時代:2003年左翼領導人內斯托爾.基什內爾(Néstor Carlos Kirchner)當選總統,而2007年基什內爾的妻子、阿根廷參議員克里斯提娜.費爾南德斯(Cristina Fernández)也成功當選總統,成為繼伊莎貝爾.庇隆之後阿根廷第二位女性總統。基什內爾夫妻二人身份對調,而阿根廷政府的權力,就牢牢掌握在二人家庭手中。
「家庭政治」的現象除了在中南美洲可尋之外,在南亞、東南亞國家也有存在。在上世紀80年代的巴基斯坦,出身於政治世家的貝娜齊爾.布托(Benazir Bhutto)在於美國哈佛大學取得比較政治學學位後歸國從政,並在1986年成功當選總理,亦是穆斯林國家中首位經由民選產生的女性總理。在從政期間,她致力於巴基斯坦的現代化改革,并積極為女性權利運動發聲,在國際社會都享有較高名望。但與此同時,貝娜齊爾的「親西方」政策,招致了巴基斯坦國內保守勢力的不滿,他們就不遺餘力地對貝娜齊爾進行抨擊。貝娜齊爾本人的政治操守或許難以指摘,但她的丈夫、後來成為巴基斯坦總統的扎爾達里(Asif Ali Zardari)卻是眾人眼中的貪污份子,人稱「Mr. 10 percent」,諷刺他在任何經手的交易中都要抽取10%的手續費。在1990年至2004年期間,扎爾達里就多次因貪腐罪入獄,最後連累妻子布托流亡海外。
2007年,巴基斯坦政府對扎爾達里、布托夫婦簽署赦免令,二人回國并再度投身政治。可惜,當時擔任巴基斯坦人民黨聯合會主席的布托隨後遇刺身亡,丈夫扎爾達里就接任了黨主席職務,並於2008年成功贏得大選,就任巴基斯坦總統。與此同時,布托夫婦的長子比拉瓦爾.扎爾達里(Bilawal Bhutto Zardari)亦被任命為人民黨聯合會主席,他本人彼時雖然尚身在英國牛津學習,但就被指定學成后回國接棒父母的政治遺產。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動蕩之後,巴基斯坦的最高政治權力,又重新回到了扎爾達里家族手中。
今天的印度可謂南亞「民主政治」之典範,但在早年印度政治史上,家庭政治的痕跡依舊濃重。有著「印度鐵娘子」之稱的英迪拉.甘地(Indira Priyadarshini Gandhi)曾出任兩屆印度總理,而她本人即是印度獨立后首任總理尼赫魯的女兒。英迪拉在年少時即擔任父親的私人助理,1959年更成功當選印度國大黨主席,并兼任父親尼赫魯的幕僚長。至1964年尼赫魯逝世,而一年後印巴邊境衝突中英迪拉就隻身親赴前線斡旋,贏得了印度國內廣泛尊敬。高漲的人氣和高明的政治手腕,讓英迪拉終於成功問鼎印度總理職位。在她執政期間,印度不僅實現工業振興,更獨立發展出核武器,登上大國舞台;然而她任內對反對派強硬的態度也被不少人視為獨裁。
執掌印度大權16年后,英迪拉.甘地於1984年慘遭暗殺。不過她的兒子拉吉夫.甘地(Rajiv Gandhi)隨即被推選為繼任總理。拉吉夫任內印度改善了與中蘇兩國的外交關係,同時 IT 產業也被提高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。遺憾的是,拉吉夫本人最終亦如母親一樣殞命於暗殺。他的妻子索尼婭.甘地於1998年亦擔任國大黨主席,并在2004年大選中獲勝,她本人望出任總理,不過後者拒絕了這一職位,只是繼續保持了自己在印度國大黨內部的深遠影響力。可以說,尼赫魯家族至今仍然是印度政壇中舉足輕重的勢力。
在另一個南亞國家斯里蘭卡,「政治世家」亦扮演了重要角色。1959年,時任斯里蘭卡總理所羅門.班達拉奈克遇刺,他的妻子西麗瑪沃(Sirimavo Bandaranaike)臨危受命,領導丈夫一手創建的「斯里蘭卡自由黨」,並在1960年選舉中大勝。此後,班達拉奈克夫人就成為斯里蘭卡新任總理,并身兼國防、外交、宣傳等部門領導職位,成為世界上首位女性總理,亦是現代民主國家中首位女性民選實權領袖。班達拉納克夫人一生中三度出任斯里蘭卡總理,縱橫政壇40餘年,領導斯里蘭卡從英國獨立。她的女兒庫馬拉通加(Chandrika Kumaratunga)則「女承母業」,在1994年出任斯里蘭卡總統,同時兼任國防、財政和民族統一部門領導。庫馬拉通加夫人任內不僅振興斯里蘭卡經濟,更積極著手促進民族和解。這對母女可謂斯里蘭卡獨立后國家發展的奠基人,她們的事跡至今仍為斯里蘭卡人懷念。
最後,在東南亞的菲律賓當代史上也有一隻傳奇政治世家,即是阿基諾家族。在上世紀70年代,菲律賓處於馬科斯威權統治之下,而反對派領袖尼諾.阿基諾(Ninoy Aquino)在獄中和流亡期間都執著抗爭,被譽為「菲律賓民主之父」。1983年,流亡海外的尼諾.阿基諾獲准返國,但在機場遭暗殺,引發菲律賓大規模反政府示威。與斯里蘭卡班達拉奈克夫人類似,尼諾.阿基諾的妻子科拉松(Corazon Aquino)繼承了丈夫的遺志,隨後宣佈參選總統。當時威權領袖馬科斯通過舞弊宣佈勝選連任,但菲律賓人民和部分高級軍官將領都不認同馬科斯政權,轉而支持科拉松,並於首都發起「人民力量革命」。最終馬科斯流亡,而科拉松則出任菲律賓、乃至亞洲首位女性總統。再後來,科拉松的兒子貝格尼諾.阿基諾(Benigno Aquino)亦出任菲律賓總統,即今天我們熟悉的「阿基諾三世」。
從上述中美洲、南美洲、南亞和東南亞國家的「家族政治」故事中,我們不難看出,即便在民主政治制度之內,政治世家扮演的角色依舊可以相當顯赫,而開篇述及尼加拉瓜可能出現的「夫妻檔總統」則是這一形式演繹到極致的表現。回顧發達民主國家如美國,克林頓家族在政壇的影響力亦可見一斑,而韓國現任總統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亦曾擔任韓國總統長達18年。這類「權力的遊戲」,背後的邏輯往往可放諸四海。
沈旭暉、黃思為 《南風窗》2016年8月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