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日星期一

葡萄牙足球的國際關係情結

在2016年歐洲國家盃,葡萄牙擊敗東道主法國奪冠,也是葡萄牙大國腳首次獲得國際大賽冠軍。回溯歷史,葡萄牙於1966年首次出現在世界杯決賽周,憑球王尤西比奧一鳴驚人;後來在1989、1991年連續兩屆奪得U20世界盃冠軍,那是費高、雷哥斯達等領軍的「黃金一代」。其實今天這一隊雖然有C朗拿度掛帥,但球味反而不及那兩個年代的經典。不過不變的是,足球對今天的葡萄牙人異常重要,筆者剛到波圖足球博物館參觀,內裏有大量涉及國際關係的有趣故事。而我們要了解當下葡萄牙的足球盛世,一切也必須從國際關係開始,因為葡萄牙足球的傳統,與歷史上的「英葡聯盟」息息相關。

早在14世紀,英格蘭與葡萄牙王室就訂立正式的政治同盟協議,並發展至軍事聯盟關係,標誌性文件是1386年的《溫莎條約》,這成了歷史上為期最長的盟約之一。自此英國多次被捲入葡萄牙內政外交,例如在1640年,英格蘭協助葡萄牙從西班牙統治中恢復獨立;而即使葡萄牙在二戰保持中立,自身也屬法西斯政權,卻將位於亞速爾群島的軍事基地開放予英國及盟軍使用;到了1982年的法蘭克福群島戰役,還是一樣。葡萄牙足球俱樂部的建設模式與傳統,基本上就是從英國球會模式移植過來,而且因為英國的淵源,出現得比不少歐陸國家更早。例如波圖足球俱樂部就是一名當地酒商到英國旅遊後迷上足球,再回家鄉,依樣葫蘆建立的複製品。

聯盟歸聯盟,其實在19世紀末,葡萄牙和英國因為非洲殖民地問題關係變差,葡萄牙領袖也長期沒有太重視足球,直到戰後,才因為民族主義原因改變。當時統治葡萄牙的是1932年開始在位的獨裁者薩拉查(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),他憑巧妙的外交手腕避過了二戰,卻也要面對國內追求民主的呼聲。為此,他以「三個 F」治國,分別是Fado (葡萄牙民俗音樂)、Fatima(傳說中聖母顯靈之地)、Futbol(足球),通過神權和「馬照跑舞照跳」的精神,維繫國家向心力,並炒作和西班牙的足球對決,以加強愛國教育。這段歷史,一篇在《獨立媒體》的文章有詳細介紹。

那時候,葡萄牙國力很弱,為了維持世界身份,對殖民地的控制反而有所加強,雖然英法等殖民大國紛紛解殖,葡萄牙卻反其道而行。不過與此同時,葡萄牙也開始實行歸化政策,讓殖民地精英在較短時間內取得葡萄牙公民身份,以解決本土的人才荒,今天來自安哥拉、莫桑比克等前葡屬殖民地的精英,已逐漸佔據了葡萄牙的黃金地段。而這政策也為薩拉查網羅葡萄牙殖民地足球精英提供了機會,例如領導賓菲卡蟬聯歐聯冠軍盃的教練Béla Guttmann巴西,他引入的尤西比奧則來自莫桑比克。

尤西比奧至今被視為全球歷來最佳前鋒之一,被譽為「黑豹」,是葡萄牙成為1966年世界盃季軍的頭號功臣,反勝北韓5:3一役尤其經典。但他全球成名後,薩拉查堅持把他留在國內,不讓他以當時的天價加盟意大利國際米蘭,這樣一來,令葡萄牙球員在沒有動力通過足球向外流動、脫貧,也令葡萄牙殖民地以外的球員難以進入本土,本來的黃金機遇,就被白白浪費掉。

1968年,薩拉查終於去世,他的法西斯式國家體制也在1974年「康乃馨革命」終結,這場革命也令葡萄牙帝國解體,殖民地紛紛獨立。雖然不少獨立殖民地的下場不妙,例如東帝汶立刻被印尼佔領,安哥拉、莫桑比克則倒向共產陣營,陷入長期內戰,但它們依然以葡語為官方語言之一,這是歷史難以磨滅的痕跡。至於在葡萄牙本土,足球俱樂部逐步脫離國家控制,葡萄牙職業足球聯盟Liga Portuguesa de Futebol Profissional (LPFP)在1978年成立,賦予各俱樂部極大自主權,包括場館建設、資金與球員引進等。這一自由化措施在十多年後收穫了巨大回報,也是今日葡萄牙足球盛世的基礎。

但即使如此,葡萄牙國家隊還是充滿薩拉查時代的遺跡,來自前殖民地球員的國腳至今還有不少。例如後衛Pepe在巴西出生、Eliseu母親是佛得角人、Eder和Pereira出生於幾內亞比紹、Sanches父母分別來自聖多美和佛得角,而除了巴西,這些非洲國家自己參加世界盃的難度很高。結果Fado、Fatima、Futbol依然是葡萄牙軟實力所在,也是通過前殖民帝國維持國際影響力的重要中介,中國也是看重這點,才在澳門成立「澳門論壇」,和全球葡語國家拉關係。雖然葡萄牙解殖解得不太光榮,但這些國家依然對葡國文化自豪,而且甚有歸屬感,再在足球場上彰顯出來,這也可算是這屆葡萄牙奪冠的意外收獲。

沈旭暉 Sportsoho 2016年8月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