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8月17日星期三

中東前世今生:巴勒斯坦「大穆夫提」的「法西斯」情懷

中東衝突頻仍,涉及大量宗教死結,而穆斯林心中的聖城其實有3座,除了麥加、麥地那,還有耶路撒冷。根據《可蘭經》,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飛升並接受「天啟」,成為先知。不少人都明白何以耶路撒冷對三教同樣重要,卻忽略耶路撒冷本身也被認為是猶太人近代悲劇的成因之一。這段複雜的歷史公案,依然縈繞今日以色列。
近代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宗教領袖,一度有一個官方職位:「耶路撒冷大穆夫提」(Grand Mufti)。「穆夫提」在伊斯蘭教有「宗教學者」之意,他們是伊斯蘭領導者,精通伊斯蘭教法,並有權頒布伊斯蘭教令,因此也有政治影響力。在耶路撒冷,雖然伊斯蘭宗教領袖自穆罕默德以降一直存在,但「大穆夫提」這職位的誕生,卻只是源自近代英國對巴勒斯坦的殖民統治。1918年,英國駐耶路撒冷軍政府長官斯托爾斯(Ronald Storrs)設立「大穆夫提」一職,把穆斯林宗教領袖納入殖民政府管制體系,以協助鞏固殖民政府在當地的管治,想不到卻後患無窮。

與希特拉有共同敵人

隨着巴勒斯坦治權頻繁轉移,英國、 約旦、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均曾先後任命不同領袖擔任「大穆夫提」,其中最具爭議的一任,當屬二戰前後的穆夫提侯賽尼(Amin al-Husseini)。侯賽尼望族出身,是立場強硬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,強烈反對英法等歐洲殖民者對阿拉伯地區的殖民統治;而猶太復國主義日漸擴張,讓他認為外來者「壓榨了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」。當時適逢德意志民族主義高潮,侯賽尼與希特拉本無交集,卻有共同敵人:英國人、法國人、猶太人,還有相似信念,就是自己民族的「生存空間」危在旦夕,必須驅逐侵略者。「敵人的敵人是朋友」,侯賽尼逐漸向軸心國靠攏。

1941年,侯賽尼抵達意大利,與墨索里尼政府官員會談,提出只要軸心國尊重阿拉伯主權和領土完整,將全力支持軸心國抗擊英國,並聯手驅逐阿拉伯地區的猶太勢力。隨後,侯賽尼草擬了《納粹德國—阿拉伯合作宣言》,交予納粹德國當局,意在表達納粹對阿拉伯爭取解放的同情與支持,強調兩者共同對抗英國、蘇聯和猶太勢力的決心。當年12月,侯賽尼抵達柏林,與希特拉會晤,成為他與納粹結盟的鐵證。

侯賽尼在當時的環境爭取一切可行的國際援助,自可理解,正如印度、印尼、菲律賓的獨立影響也有與日軍合作,本來沒有什麼大不了,關鍵是他不僅持有強烈反猶立場,還被後人指推動了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。2015年,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(Benjamin Netanyahu)在一次演說中指出,二戰中希特拉本意只是「驅逐」猶太人,正是侯賽尼說服希特拉「把猶太人屠殺殆盡」,因此,侯賽尼才是猶太人大悲劇的始作俑者。侯賽尼本人也在回憶錄表達「亟須永久解決猶太復國主義的威脅」,並於1943年堅持反對軸心國「把猶太人驅逐至巴勒斯坦地區」的計劃,似乎佐證了今日以色列的批評。

這樣的指控相當驚人,自然引起另一派歷史學家反駁。根據美國歷史學家David Kaiser對二戰前後檔案的研究,和對1941年侯賽尼與希特勒會晤的記錄分析,認為指責完全站不住腳,因為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政策起初確實是「驅逐」,但在1938年後,小規模屠殺已經展開,這些與侯塞尼完全無關。而在會面中,侯塞尼並未提出「屠殺猶太人」,只是反復強調希望軸心國支持阿拉伯反對英法殖民統治,希特勒當時反而拒絕了這一提議,因為他不願過早捲入與英國的直接對抗。希特勒對侯塞尼答覆稱,一旦納粹擊敗蘇聯,自然會轉而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,勸侯塞尼「一步步來」,所以整個傳聞,依然是無頭公案。但近年以色列右翼領導人不斷宣傳這段往事,把巴勒斯坦從「被壓迫者」變成「壓迫者」,對本國國民而言,宣傳效用無疑十分成功,但很多歷史仇恨,卻又被從新挑動起來了。

小詞典:猶太復國主義(Zionism)

又稱「錫安主義」,具體表達為認同、支持猶太人在以色列地區建立自己的國家。猶太復國主義源自對19世紀天主教反猶主義的回應,在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實大屠殺後,運動發展至高潮,最終成功令以色列獨立建國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