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3日星期五

香港流行曲的國際視野: 《皇后大道東》/羅大佑,蔣志光

1997年前,不少香港歌曲滲入了政治、社會意識,但過了流行的一刻,唯有通過國際比較視角,才能立體閱讀。羅大佑、蔣志光的經典作品《皇后大道東》即是一例。

這首歌的套路,基本上是前瞻香港回歸後滄海桑田,殖民名字都要改名:「但是旺角可能要換換名字」,象徵香港的官方人物也會改變:「硬幣上那尊容變烈士銅像」,主軸自然是「非殖化」(decolonization)。「非殖化」在第三世界的新獨立國家尤為普遍,不少都是通過改街道名、城市名一類行為建立民族尊嚴,以及與舊時代的一刀兩斷。有些連國名也因為「去殖」原因而改來改去,例如「剛果」變成「扎伊爾」,「羅德西亞」變成「津巴布韋」,「上沃爾特」變成「布基納法索」,都是同一系列產品。

《皇后大道東》推出後,香港在過渡期,確實討論過是否要把殖民色彩特別強烈的名字改掉,又或把「上海街」、「山東街」一類草根街道報復性的改叫「皇后道」。畢竟中共建國後,各地租界的殖民色彩街道幾乎一律改名,極難倖免。但當時香港、乃至內地主流社會對「一國兩制」的理解,只是「換旗換督」,一切如常,羅大佑的預言暫時未有出現,港人也一度當這首歌是逾時的推演。

殊不知在國際社會的「去殖化」過程,一般都不會立刻在變天後成型,通常都是在內部問題爆發後,政府歸咎前朝「埋下地雷」,那些民族主義舉措才蜂湧而至。例如扎伊爾、津巴布韋的獨裁者上台時,一律施政正常,都是到了十多年後,百病叢生,才開始以民族主義轉移視線。

唯有理解這樣的背景,才能對《皇后大道東》的寓言有效審視:今天北京說的香港「二次回歸」、「人心回歸」,不正是走回「去殖化」的基本步?至於「這個漂亮朋友道別亦漂亮/夜夜電視螢幕繼續舊形象」,亦反映了世界各地在「去殖化」的同時,必會出現「戀殖情結」,一如香港之今天。二十多年前看得這樣遠、這樣宏觀,《皇后大道東》堪稱神曲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