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各國公民社會蓬勃發展,老牌非政府組織(NGO)備受挑戰,其臃腫架構及高行政費用,常被揶揄為「可持續社運」。不久前美國紅十字會的醜聞,不知有多少本地朋友關心?
上月美國獨立新聞機構Pro Publica記者Justin Elliott,聯同全國公共廣播電台(NPR)記者Laura Sullivan發表偵查報道,稱美國紅十字會在2010年海地地震後籌得的善款之中,相當部分下落不明,且捐款用得本末倒置。
據該報道,美國紅十字會籌得約5億美元,承諾把91%善款用於災區善後,但二人發現9%善款上繳國際紅十字會,另有24%用作「行政開支」,賬目上分配於協助災民的僅得60%,而該六成善款中更有不少被浪費。
美國紅十字會承諾為災民興建「700間有獨立洗手間與浴室的房屋」,目標定於前年完成,但時至今日僅落成6間。「5億美元6間屋」,成為搶眼的新聞標題。
醜聞爆出後,美國紅十字會把失誤歸咎海地的「土地問題」,稱當地政府在土地用途上有各種限制,才導致房屋興建未能達標云云。但其他國際NGO已在災區一帶合共興建9000間房屋,有關回應自然被質疑為「語言偽術」。
科技革新改變「賑災界」
那真正原因是什麼?除了美國紅十字會的官僚主義,對海地工人的不信任也是深層次矛盾之一。負責海地重建工程的美國紅十字會主任Judith St. Fort,曾公開質疑海地工人工作能力,稱「海地人工作履歷並不可信」,但她又無法直接處理,於是工作根本不能落實。再者,會方工作人員大都不懂法語或歸融語(Creole),工程往往要透過中間人外判,不但成本增加,會方亦難以監督。
翻翻舊賬,美國紅十字會早有管理賬目不善前科,處理2005年卡特里娜、2012年桑迪兩場風災的工作都未如理想,正被美國國會調查。另一處於爭議中的NGO為克林頓基金會,最近被指無適當管理善款,由於涉及熱門總統參選人希拉莉,一切格外政治化。
獨立機構「慈善監察」(Charity Watch)主席Daniel Borochoff早前形容,美國NGO賬目普遍欠缺透明,堪稱「黑洞」。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教授Tobias Pfutze亦批評,NGO賬目透明度往往比不上政府部門。
隨着資訊科技近年大革新,「O2O」、「P2P」等概念大行其道,國際大型NGO前景實在堪憂,長遠而言,甚至連生存也成問題。對不少捐款人來說, 最希望金錢直接用於受惠人身上,最不喜歡被當作「行政開支」供養NGO員工,只是一個美國中產沒有其他辦法把錢交到海地災民手中,才須靠NGO當中介人。但只要類似Uber、GoGoVan的概念被應用到賑災,國際大NGO存在價值便大減,賑災效率則可得以提升。若果類似醜聞再三出現,突破性發展也許隨之 而來,那時候不單是「賑災界」,恐怕整個世界格局都會隨之而變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